這世界變得可真快,孔老夫子總是教導我們要中庸,要低調,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給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是“槍打出頭鳥。”因此,對于拋頭露面的事,我們習慣于拒絕,習慣于躲避,而今,時代變了,演講成為我們立足職場的必備技能。
要提高知名度,最簡便的方法是演講,單位要競聘,演講是必備項目,這年頭,拋頭露面公開大聲講話變得如此重要而迫捷。
要演講,首先普通得過關,在練習普通話訓練營打卡已10余天了,其他語調語感是沒什么問題,但發音卻是困難重重,尤其是前后鼻音、平翹舌音這個簡真是難了,小學時根本沒有訓練過的我們如何才能突破這個瓶頸?難道還真要找出有拼音字母的書本一字一句地閱讀和糾正?
小時候未學的,未學好的課難道幾十年過去了還要補上嗎?
我一起戰斗的學員們說是的,他的體會如下:
一、擺好心態,建立自信。要把普通話當成一門外語來學,從頭開始學習發音方法,忘掉存量,擁抱增量,篤信自己一定能學好外語,我連外語都學得好,同母語最相近的普通話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二、大量輸入,不斷模仿。多聽標準純正的普通話發音,新聞類節目發音相對更加標準規范。多聆聽,多模仿,多糾正,要多聽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和中央廣播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這里面播音員的普通話標準純正。剛開始時可能跟不上節奏,重點是找感覺練發音。
三、抓住難點,各個擊破。抓住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尖音等難點,逐個擊破,練習正確的發音,多跟讀,多模仿。最好的方法是學習繞口令。剛開始時不要追求速度,追求流暢,而要盡量吐字清晰,發音標準,不要漏字錯字。
四、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平時交流溝通和演講發言時,想象自己在播讀新聞和主持節目,不能練習時做樣子,說話時老樣子,羅馬不是一天建成,量變才能質變,每個人都會經歷剛開始時的刻意做作到后來的揮灑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