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荷塘(一)

? ? ? 朱自清先生寫過一篇文章《荷塘月色》,收錄在了當年的高中語文課本里,作為整冊教材的收錄的第一篇文章。我今年剛及而立之年,也有了已滿十個月的寶寶,重讀此文章,有些不一樣的感受,這種體會讓我自己也覺得驚喜和有意思。摘錄一下逐一聊聊看。

? ? ? 第一段是這樣寫的: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 ? ? 第一句講了心理狀態,頗不寧靜。很輕巧的帶過了這種感受,朱先生的心態很好,并沒有陷在情緒里。因為第二句他寫,想起了每天都能經過的荷塘。而他寫文章的這天,應該是十五,月亮一定是又大又圓,帶著溫柔的光。他自行想象了一下,熟悉的荷塘在這充滿溫情的光下,也許會被帶的不同于以往。于是他等了一會兒,等著月亮升起來,等待的過程中聽到了一些變化。天黑了,孩子們的嬉戲打鬧停下來了,如倦鳥歸巢各回各家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有了睡意,這個時候可以偷個小空,去看看想象里的荷塘。看它究竟是不是真的如想象中那樣別有風韻。夏秋相交的北方的夜里應該有些微涼,于是他披上了一件外衣,以免受涼引起身體不適,又細心的關好了門,準備去探探荷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