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書籍:《不要看低自己》[美] 麗莎?M.薩博
你心中最強烈的渴望是什么?事業、愛情還是金錢?它們都非常重要,但如果你想活得更加充實和快樂,還需要一樣東西:自我認知。它就像一面鏡子,能讓你看清自己,欣賞自己。
本書作者麗莎是美國著名的心理醫生,在書中,她給出了提高自我認知的具體方法。
分享書中的三個內容:
1. 『少做“減法”和“除法”』
我們經常做兩類算術題:減法和除法。
看到某個同事很厲害,心里琢磨著,“他的能力簡直甩我10條街了,我好差勁。”這是減法;看到某個老同學在朋友圈曬年薪百萬,心里哀嘆著,“唉,他現在的收入是我的10倍了”,這是除法。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比較。也會讓我們痛苦,甚至是自卑——由于痛苦而將自己看得太低就變成了自卑。
少做“減法”和“除法”,我們才能踏踏實實地開啟自我認知的旅程。
兩個方法,避免掉進盲目計算的泥潭中:
001 關心數字或者成果產生的過程。比如朋友圈那個年薪百萬的人,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點,周末也不休息。注意到這點,就能端正心態,面對他應得的收獲。
002 列出3個優點,讓原有的差和商發生變化。在腦海里列出自己3個以上的長處,趕走自卑小人找回自信。
2. 『關愛自己的方式』
自我關愛是一種負責任的生活態度,也是提高自我認知的關鍵。很多人遇到問題或者崩潰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穿上隱身衣,不讓別人看見,自己也視而不見。作為最了解自己的人,你需要行動起來,做好自我保護。
兩個方法:
001 關心其他人的時候,反問自己一句:我是不是也需要這樣做?如果你知道怎么去關愛別人,你也會知道如何照顧好自己。
002 找人“監管”。在我們的親朋好友當中,會有這么幾個人,能時常指出問題,提出建議。比如你說“我今天又吃外賣了”,一般人可能會接過話“有什么好吃的推薦嗎?”,但那幾個人會提醒你“少吃點,有空的時候自己做飯”。無論大事小事,平時多跟他們聊聊,你會得到最暖心的回答。
3. 『增強自我價值感的方式』
哲學家梭羅說,“一個人怎么看待自己,決定了此人的命運,指向了他的歸宿”。這種對自己的看法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價值感”。
增強自我價值感有兩個關鍵:
第一,關注自己的需求,接受自己的狀態。
適用于跟你平時的生活習慣有沖突的場合。比如你平時話比較少,參加聚會的時候,覺得加入談話很累,很痛苦。不用急著否定自己,嘗試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聽大家聊天,在合適的時候插上幾句話。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成為話題的中心,聆聽也是參與。
第二,關注外部的需求,然后看看自己能做什么。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會置身于一個集體中,比如公司部門、項目小組、宿舍室友、微信群等等。要在每一個所處的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群里的人,每天在貢獻自己的獨特觀點,你不擅長表達,那怎么辦呢?可以把這些觀點整理出來,方便大家查看。
不管你的角色是什么,只要認真觀察,你總能找到至少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它做好之后,你的存在感也會隨之增強。
《佛家妙語》一書中說,“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個人能戰勝自己,也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提高自我認知是戰勝自己的強有力武器,一旦提高自我認知,思想上就有了一個飛躍,人生也會打開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