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顧每日一問
好的,說說今天的每日一問,其實就是心法的部分,有猜到為何這樣設計的嗎?
努力的同學,運氣不會差
機會是給到有準備的人的
正因為這是主流觀點,所以我才放得到的音頻。我說說自己的看法,可能,能讓普通人上牌桌的能力不是60分,而是70或者80分。我們在30、40分能力的階段,往上爬,以為60分就有足夠競爭力了。但你到了60分以后,可能很難再往上爬,大多數人,可能只有30分的提升空間。但市場主流的觀點,就是能力再怎么提升都沒錯,這里,還有一個隱含條件,就是天賦,普通人最多也只能提高到60-70。
但要上牌桌,你得有80分。剩下的怎么補?除了運氣,我想不到別的。還記得李笑來提到的價值,在時機面前可能不太重要,甚至,能力,在時機面前,也不太重要。例如,回到08年,你不需要什么能力,只要你愿意在1線城市買房就好,勒緊褲腰帶,買房。
你們再回顧那些2011年進場的大佬們,去查查楊林科,不見得是個有能力的大佬。這說明了,時機對了,普通人也能做大佬,這不需要很強的能力,或許60分就好了。所以,對于普通人,我認為,要達到世俗定義的成功,可能運氣比能力比例高不少。
普通人嘛,能力是有提升的邊界,所以,我們談的,就是普通人,我們都得承認自己是普通人,普通人更需要運氣。有能力,不一定能識別運氣,那是兩碼事。
現在很多已經卡位好的大佬,他們有能力,但不一定能識別運氣。就像大叔,在新書上說,買幣是一種賺快錢的方式。怕賺了快錢,就不踏實了。有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判斷錯失了運氣,所以,我們更幸運的是,現在的頭號玩家們,現在的頭號玩家們,沒有意識到這個運氣。
我們普通人意識到了,或許有彎道超他們的機會。以上,就是我對普通人展開的,運氣跟能力,我們往往忽略運氣的重要性。
2、pressone的應用
這次課的目的,是鼓勵大家開始吃蛋糕。之前一直說這個蛋糕多甜多好吃,糖分不多。你得真正去嘗,之前一直仰望這個巨大的技術變革給我們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但這一塊大陸有些模糊不清。我們所有人都是剛從十萬里高空跳降落傘下來的,還沒有觸摸到這塊陸地地表的溫度,還感受不到去中心化有啥好處。你沒有獲得任何它好處的體驗。
區塊鏈技術對我們改變最大的是什么?
每天我們除了跟人打交道,每天還必須給錢打交道。所以,目前改變最大的是金融行業,我會在后補的音頻里展開這個金融方面的改變,但金融的變革對我們個人影響不大。對我們影響大的,是對內容行業的變革,我說目前,不是未來,目前還沒影響到我們個人。
真正讓我們能用微信那樣,去體會到區塊鏈好處的,還不是金融,是內容領域,例如,我們看公號,看抖音,知識付費。是的,這就是內容。所以接下來,我們會拿李笑來的親生子做例子,pressone,通過這個應用,來了解區塊鏈有什么牛逼的。
首先,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就是內容創作方,和內容消費方,創作方有什么痛點?內容消費方有什么痛點?
3、內容創作方的痛
版權問題,這是其一,我的版權是怎樣被侵犯的。我用120分鐘寫了篇文章,你1分鐘不到拿去用。我怎么追究你?對方說,沒有啊,被發現后立馬刪了。哪怕你截圖,給法院看,對方說,你截圖造假,所以,法院不好判定到底誰撒謊。所以,古典互聯網的數據庫,有什么問題呢?
古典互聯網的數據庫,是寫入,讀取,更新,修改,四個主要功能。分布式數據庫,只有兩個功能,寫入,讀取。
少了兩個功能。所以,只要是分布式儲蓄的數據,你根本不會去盜取別人的東西,一經盜取,永遠都可以查到。因為數據是永遠可追溯,不能篡改以外,還有歷史永久保存。這是對版權方的保護,只是第一個痛點。
第二個痛點是,版權方的利益分配。有公號的,知道,公號所以,大家看到很多IP所以,面的廣告,大部分的廣告利潤不是版權方,是平臺方吃了。還有利潤是渠道賺了,其次是出版方,所以,大家看到很多最后才是作者分。所以,按照這樣的分配模式,最大的問題是啥?做內容的精力不會好好放在做內容。就是100萬的賣書收入,50萬書城分了,40萬出版商,10萬作者分。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做內容的精力不會好好放在做內容,做產品的不好好做產品,因為渠道為王!我產品差一點沒關系,搞定渠道才是王道。所以,大家看到很多IP,課不怎樣樣,但拋頭露面機會很多,各渠道都差一腳,所以,內容創作者就十分依賴渠道,對內容就不那么上心,好的,以上是內容創作方的痛。
4、內容消費者的痛
再說說普通內容消費者的痛。普通內容消費者,被朋友圈這個渠道的信息刷得不要不要的。因為很多內容是免費的,我們就面臨著消化很多垃圾信息的痛,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大家可能沒想過,內容消費者的比例遠大于內容創作者。包括群里的105人里面,能說自己是內容創作者的數量應該不大,大部分還是做消費者。注意我剛剛的結論,大部分還是做消費者。但是,過往的模式是,我們只能消費。大多人按照傳統的模式,只能花錢消費,或者花時間消費。但是,如果利益重新分配,你找到好內容后,可以代替原有的分發商,也就是所有消費者聯合起來取代原本的內容分銷商。
本來,之前內容方是靠渠道分銷,但是,我們作為消費者,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分銷方。所以,才有千聊、小鵝通等等那樣的分銷模式。但這種模式的痛點是,依賴第三方跟你設置分銷模式,有沒有一種不需要依賴第三方的?
例如,我們的理財課,自帶一份買賣合同,你賣出了499,有150是自己的。不需要依賴小鵝通什么的,這就是用到區塊鏈的技術。智能合約,聽過這個詞吧,但不知道可以這樣用。所以,理財課就變成了一個自帶合約的產品,可以設計不同的分銷比例,但這個合約,是不可篡改的。 所以,未來消費者,其實就是產品的分銷方。產品的深度使用者,更有動力去賣這個產品,一來,自己受益,二來,一塊賺錢。
正如我們生產出一個理財課,雖然不是很多同學能生產產品,畢竟能生產產品是絕少數,但大部分不能生產產品的同學怎么參與價值變現呢?
大部分消費者只有一個動機,尋找好產品!因為自己不能生產好產品,那只能借別人的雞,來生蛋。
這就是普通消費者的獲利出路,尋找優質的內容,產品。例如:你看到一個公號文,特別受啟發,你問作者要了版權,花了1毛錢,轉發后,別人看了,你能獲得1分錢。就是說,你不必成為一個好內容生產者。但你必須是伯樂,或者說有識貨的眼光。這就是內容方和消費者對這塊蛋糕的重新分配。
好的,pressone就是這個模式。所有內容都付費,沒有免費的。而且不是靠傳統有流量的渠道幫你分銷。剛剛說了,你越依賴渠道,你越不會放精力做好產品。以后,當這個生態是,你作為內容方,只有你的消費者幫你分銷,那么,你就會更專注打磨好產品,而不是花時間拋頭露面??吹綄^往模式的顛覆了吧。一方更專注做內容,一方更賣力去找好貨。說回理財課,生產理財課的成本不高,跟生產一臺冰箱不同,理財課如果賣499,成本可能不到100,甚至50,那多出來的空間,就是消費者的獲利空間,這就是數字內容產業的潛力?,F在賣499,不意味著,同樣的內容,也賣499。等知名度高了,賣899可以嗎?區塊鏈技術的成本呢?成本更低,除非你開發dapp。作為內容生產方或者消費者借用區塊鏈的成本,幾乎沒有。
我打個比喻,我現在是可以發幣的,發100萬個理財幣,別人幫我們弄,用eos發,只要3個EOS。在去中心化后的內容生產和消費行業,將會洗牌,把渠道的權利拿回來,做內容的更用心做內容,做消費者的同時能依賴好產品掙錢,好的,這是pressone的介紹。
4、生產關系的顛覆
最后,對消費者影響最大的,還不止是分銷呢!你賣產品,只是人力收入,賣一份收一份。 區塊鏈顛覆的是,生產關系!你作為消費者,同時又是產品的股東!這又更進一步了。
例如:你消費了蘋果手機,哪怕你分銷了蘋果手機,蘋果公司股票的升值,跟你有關嗎?
沒有。所以,你最多只是分銷商。你想獲取蘋果的利潤,在過去的金融世界,你只能買它的股票。但如果好產品,沒有上市交易,你怎么獲得它的所有權?這是過去世界很難解決的問題?,F在不是可以發幣嘛。以后,你認可微信,微信把它的股份分成1億份賣,叫做微信幣,你用人民幣換微信幣,在微信的所有付費都用微信幣支付。同時你拿著微信幣,等微信全世界都在用,微信幣就會增值。
所以,作為消費者的未來,就更和內容方更好的融合,互相促進生態的發展,而不是項目越來越大后,消費者分不到一杯羹。能讓消費者分到壯大后的蛋糕的項目方,才更有潛力。前提是,消費者要深度認可產品方,就能一起發展成共同體。是不是完全顛覆了過去的游戲模式?這就是顛覆生產關系。傳統互聯網可以嫁接區塊鏈的,pressone是可以跟古典互聯網接一起的。幫助所有在傳統社交上的所有應用的內容加數字簽名,例如簡書,微信發的文章,都可以借助pressone加數字簽名保護版權。這就是作為股東的被動收入,只要你眼光好!你能識別好項目,哪怕啥也不做,就是坐等升值。正如你買比特幣,你是好看分布式賬本的潛力,你就是這個項目的股東,啥也不做實現財富自由。
5、行業內賺錢
需要工作,因為前期普通人的本金少,所以,回到08年,你會做什么來累積本金?回到08年,你知道房子是趨勢,但本金不夠。還是要用工作來賺錢呢。
借錢還是有限的,你工作后也能借錢。08年,你哪怕不能蓋房子,能做裝修吧,能跟不同的裝修公司對接業務吧,意思就是,在行業里賺錢!
放到2019,還是要靠工作來掙錢,但最好試試在區塊鏈行業里掙錢。在趨勢上掙錢相對容易。那么,如何開始吃蛋糕呢?
推薦別人買區塊鏈,我認為很能掙錢。08年你推薦身邊人買房,我不信你掙不到錢。學會一樣東西,拿去教,哪怕教一個部分,也能掙錢。只要行業有這個趨勢,就拼命在這個行業里找到自己的角色。開始去吃蛋糕,不是去觀賞蛋糕。先熟悉pressone吧,這是我們最好的抓手,熟悉了它,就慢慢知道如何進入數字內容這個產業的角色里。
6、做個好玩家
說回理財營設計,對標區塊鏈的設計。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比特幣是最成功的一個,中本聰2010告別后,他那個產品方再也沒插手了,后期全部是粉絲的維護和發展。你能想象,王者榮耀游戲方把游戲做好后就不管了嗎?全部由粉絲去經營游戲,包括修改游戲的代碼,如何弄都是粉絲自己在玩。所以,就是把權利返回給玩家。這就是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我們理財營的教學,也會有些接近區塊鏈設計的思想,去中心化,這里沒有所謂的權威,更像一個非中心化的自治組織DAO,我的存在也只是幫助大家找對方向,還有建立共識,最后打打雞血鼓勵大家行動。
我希望我的作用能夠越來越少,有了更完善的游戲規則和利益分配體系,我相信不需要我來給信心和打雞血,就像中本聰啟動了這個游戲的第一版以后,他能做到人間蒸發,不再用他的影響力來刺激玩家繼續玩,還有源源不斷的玩家拼命去維護和保護這個系統的健全,讓小樹苗繼續長大成參天大樹。所以,這是理財營努力的方向,也希望我們能吸引像中本聰早期的玩家,就像哈爾芬尼和那位第二的大學生。
在產品還沒有被主流認識之前,去一起完善這個系統,一起呆著車上,見證復利效應里面的荷塘效應,29天之前,荷葉才鋪滿一半的魚塘,第30天,只用了一天時間就鋪滿了另外一半,那就是說,最后一天的威力等于前面29天之和。
如果大家還體會不深,再去看看比特幣漲跌的視頻。10塊漲了90塊到100塊用了多久時間,1000塊漲了110000到120000用多久,當初,你對原有的的10漲了90塊可能還心滿意足,但面對90塊的1200倍的110000萬,是不是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差別。所以,越到后期,越是顛覆。你以為復利效應是從自行車到高鐵,其實復利效應是從自行車到火箭。
前提是,你的滾雪球,要跟著滾到最后一天!
好的,這就是我對這個行業的解讀。好好去做個玩家吧。做投資者還不夠,還要做個好玩家。
對了,最后,女性群體在里面真的很特別,我作為男性看了,都不可思議。區塊鏈是男人的世界,但理財營來了很多女性,因為男性喜歡折騰新事物,女性在這個圈子就很小眾。如果女性朋友能在這一波崛起,會超越男性朋友,哈哈,這是我心里的話。所以,我自己是更有動力為女性代言,男同學不要覺得不公平哈,我感覺,對我來說也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