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大學舍友。
姓畢,云南人,90年,我們都叫他老畢。我們那屆大多是92/93年的。
老畢初見時就一憨厚老實的大男孩形象,沒覺得有什么特別。直到大一申請貧困補助時他申請了特困補助,才知道他家境不是很好。但想到即便如此,他依舊能考入我所在的這所985,應該是很用功讀書的。
老畢這個人,就一個愛好:看小說。用的屏幕很小的二三百塊雜牌手機,看的是誅仙斗破凡人修仙一類的玄幻小說。
老畢看起小說很瘋狂,是真的廢寢忘食的那種。平時上課還會跟著大家的節奏去上課吃飯,但一到周末,就經常是躺床上看一天小說了。實在餓得不行就去超市采購一堆面包餅干什么的,屯著,吃完了一般都不會及時去買。老畢晚上也是不眠不休地看小說,經常是我們一宿舍人輪番勸說,老畢才勉強放下手機去睡覺。
還記得,有天下午回宿舍,老畢照常躺在床上看手機,手機淡淡的藍光映在老畢的臉上,和著老畢傻傻地笑容,我的內心第一次涌出一股說不出來的無力感,那是對一個人墮落的人無法拯救的無力感。
我們班班長也在我們宿舍,河南人,是個熱心腸,經常找老畢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老畢少看點小說,多花點時間學習,起碼得保證不掛科。老畢每次都是憨憨地笑著應和,事后又接著看他的小說。
學期過了一半,班長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跟我商量,我們倆上自習的時候都帶上老畢(我大學成績還可以,班長成績更好,后來保研收到了上交和浙大的offer,去了浙大),給他講講題,不然這樣下去,老畢估計連畢業證都拿不到。我也有這個意思,一拍即可,輪番帶著老畢上自習。老畢雖然有些不情愿,但可能也有些學習的意愿,也就跟著我們上自習了。
饒是如此,大一上學期結束,老畢依舊掛了三科,這次大家都坐不住了,班長、支書、輔導員輪番找他談話,考試前我和班長、學委輪番給他劃重點,就差出模擬卷了,大一下學期結束,掛了兩科。
老畢依舊是憨憨地笑著,可我和班長都有點崩潰了。
后來大二我轉了專業,離開了原來的班和宿舍,陸陸續續聽到有關老畢的消息,依舊在掛科補考重修中過著不一樣的大學生活,依舊愛看小說,廢寢忘食......
大四下學期,班長突然有一天找我喝酒。他悶著頭,苦著臉,一口又一口地喝著二鍋頭。他跟我說,他在大一收材料的時候就發現老畢父母在老畢高三時出車禍去世了,考慮到隱私,就沒跟大家說,一直默默對老畢照顧有加。大四寒假班長跟老畢去了一趟云南老家,舟車勞頓后,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破爛不堪的小房子和兩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這就是老畢家的全部。
我感受到班長身上滿滿的無奈與無力感,那是對一個朋友的人生無可奈何的無力感。
我突然想起來老畢第一年寒假過年好像是留校的。班長跟我說后面幾年也基本是留校的,所以大四他才想帶著老畢一起回家看看,好歹在家過個新年。
班長說,其實老畢對爺爺奶奶沒什么感情,他一直是跟著父母在外面住著租的房子,爺爺奶奶是由姑姑家照看的。所以在老畢眼里,這并不是一個家,他早就沒有家了。
再后來,畢業,老畢沒有拿到學位證,不知道去了哪里......
我突然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從來就沒有所謂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們總是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的三觀,去評判別人的行為和人生軌跡,殊不知,如果我處在和老畢相同的位置,說不定做得還不如老畢,說不定早就自殺了也不一定。
為什么有的同學家境不是很好,還不用功讀書?
因為他們承受的生命的重量和我們真的不一樣。
我們永遠不知道真正的貧窮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我們也無法真正感受失去雙親的痛苦和無家可歸的孤獨。而這些都是老畢一個人在扛。
可是他真的扛不住啊!
他選擇了逃避,逃入了玄幻小說的虛幻世界,那里有廢柴逆襲,有種種奇遇,能給他的精神以一點振奮,讓他還能感受到活著的希望。
為什么有的同學家境不是很好,還不用功讀書?
我們有資格評判他們么?沒有。
畢竟他們真的,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