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講思想會影響結果,比如看到地上的垃圾撿起來扔到桶里,如果你是抱著貢獻社會的想法做的,就會帶來非常大的進步,如果想著老師要求的,不做就要被懲罰,那么進步就會非常小。學生時期大都依賴權威,老師就是權威,老師說的都是正確的,正確卻讓我完全想不明白,這是我少有的幾個困擾我多年的問題。其實這么多年都沒太想明白,想法不一樣,行為是一樣的,究竟怎么能改變我,直到參加工作了才模模糊糊有一些體會,工作兩三年徹底明白了。
我們換個更好的例子,也是網上經??吹降碾u湯故事,大意是AB兩個人同樣在搬石頭,有人分別問他倆你在做什么,A說我在搬石頭,為了工作,B說我在蓋大廈,蓋大廈的步驟很多,我在搬石頭,下一步蓋墻......
你看看,行為是一樣的,同樣在搬石頭,想法不一樣,結果一定是不一樣。你會說這個主要是有目標和沒目標的區(qū)別,的確,有目標非常重要。但跟別人交流的時候有人就說,假如AB都搬完石頭了,都不繼續(xù)了,你說他倆想法對他們有幫助嗎?
當然有幫助了,有目標的人搬的會更快,更加賣力,所以自己的收獲會更大,搬石頭可能是體力上的鍛煉,撿垃圾可能是思想上的升華......你說別扯了,揀個垃圾就這么高大上啦?事實還真是如此,想想你和馬云同時穿越了,你倆身無分文,剛開始都在打工,10年后我覺得馬云成就肯定比你大,這就是思維的作用,很大,非常大。
如果還不明白就想想操作系統(tǒng),新電腦配置再牛逼,沒有配套的操作系統(tǒng)也是完蛋,沒有對應的軟件也不行,我們的思維意識就像操作系統(tǒng)一樣重要,每個知識點就像一個個的軟件,軟件越多能夠處理的東西就越多,多到一定程度能夠完成的事也就越大,就越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