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著上一篇,繼續來看賈雨村的仕途。
賈雨村接受了甄士隱的贈銀,第二日五更便出發了,到了京城,參加了科舉考試,一考便中了進士,選入外班,升了如州府的知府。賈雨村在科舉求取功名的路上可以說算是首戰告捷了。
賈雨村在考取功名之后有沒有想著報答甄士隱的知遇之恩呢?
他在街上恰好遇到了甄家丫鬟姣杏,以為甄士隱移居到此地,叫封肅來問過話之后才知道甄士隱已經出家了,英蓮也丟了。他說:"不妨,我自使差役務必探訪回來。"還贈送了封肅二兩銀子回家。可以說,此時賈雨村還是有報恩的打算的,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把英蓮找回來。他要討姣杏做二房,派人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又給了封肅百金,外謝甄家娘子許多東西,令其好生養贍,以待尋訪女兒的下落。這時甄士隱已出家了,賈雨村盡他所能讓甄家娘子過得更好一些,起碼不必靠做針線度日了。單從錢財的數目上,賈雨村好像已經報了甄士隱的恩。但是甄士隱給予賈雨村的不僅僅是五十兩銀子,也不僅僅是雪中送炭,而是在他困頓之時的知遇之恩,這份恩情不單單是錢所能還清的。如果他能幫助甄家把英蓮找回來,那真算是報了甄士隱當初的恩情??墒钦矣⑸彽氖潞髞韰s不了了之了,究其原因,不是賈雨村不想找了,而是他被革職罷官了。他為什么被革職罷官呢?我們一起來看原文:
雖才干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他一本,參他"性情狡猾,擅篡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不堪命"等語。龍顏大怒,即批革職。該部文書一到,本府官員無不喜悅。
短短一百多字,作者曹雪芹不僅交代了賈雨村被革職的原因,而且把當時官場的現狀展示給我們看。
賈雨村初入官場就摔了個大跟頭。起初他沒有意識到官場的水有多深,情況有多復雜。他沒有意識到做官與科舉考試是完全不同的,科舉考試時你可以在文章里盡展你的才學,但是官場上卻不是這樣,像賈雨村這樣有些傲氣和清高的人,才學不但不會成為他在官場上的加分項,反而可能會給他帶來麻煩。
才干優長前加一個"雖"字,讓人覺得才干在官場中可能是最不值一提的事情。"未免有些貪酷之弊","未免"兩個字用得實在是妙,春秋筆法寫出官場的現狀,道出當時無官不貪的實情。賈雨村也未能免俗,寒窗苦讀十幾年,又度過一段窮酸落魄的生活,如今做上了知府,未免會貪一些錢財,甚至搜刮百姓都有可能。但這并不是賈雨村被革職罷官的原因,因為大家都貪,你貪,我也貪,不貪反而可能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上司也不會以賈雨村貪酷為理由參他一本,那樣可能反而給上司自己帶來麻煩。
恃才侮上,這才是賈雨村招致革職罷官的關鍵原因,也就是說他仗著自己的才學,未免不把上司放在眼里,得罪了上司。上司很生氣,而且同僚官員也都看賈雨村不順眼。所以上司就找了個茬,在皇帝那里告了他一狀,說他"性情狡猾,擅篡禮儀,且沽清正之名,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不堪命"。這一系列罪狀當中,可能只有"擅篡禮儀"是屬實的,其他都可能有捏造夸大的成份。"擅篡禮儀"是指什么?我們都知道周公制定禮儀,孔子主張恢復周禮,禮儀最核心的內容就是等級,在官場上最重要做事要講究等級,而賈雨村仗著自己的才學高不把上司放在眼里,亂了做官的等級秩序。
那皇帝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有沒有調查?沒有,而是龍顏大怒,直接革了賈雨村的職。這等于說皇帝默認了上司所說的所有罪狀。也等于說,在官場上,你如果得罪了上司,頭上的烏紗帽也就難保了。即便是罪狀并不屬實,但你連申辯的機會都沒有。
賈雨村初入官場就受到了挫折,他初次做官,時間不長,不到一年就被革職罷官。究其原因是他沒有處好與上層的關系,這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教訓。將來如果他還想再官場混,那就必須補上一堂必修課——討好上層。
革職罷官之后,賈雨村是怎么做的呢?他雖然十分慚恨,卻面上沒有一點怨色,仍是嬉笑自若??梢娰Z雨村城府是極深的,這是在官場混必備的素質,后來賈雨村能在官場越混越好,并不是沒來由的。另一方面,也說明賈雨村抗挫折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這和他早年經歷窮苦落魄的生活密切相關。
交代過公事,將做官積的資本并家小人屬送至原籍,安排妥當,自己卻擔風袖月,游覽天下勝跡。這可以看出賈雨村還是一個灑脫文人,官做不成,可以游山玩水,寄情自然。也可以看出做官時他的確貪了一些錢財,起碼家人仆人幾年的生活不用愁,他游覽天下勝跡的旅費也不必愁。但他貪污積攢下的錢財可能也不特別多,在資費不足的情況下他還要去給人家做私塾先生賺錢,畢竟他做官的時間不長。
革職之后,賈雨村除了游覽勝跡之外,還曾給江南甄家、林如海家做過私塾先生。這段時期的賈雨村表現得有才華、有氣節,但仍渴望功名。他在甄家做私塾老師時,因祖母溺愛,每因孫辱師責子,他便辭了館出來,可見他身上依然有讀書人的氣節,不受其辱。在林家做時,林如海是極尊重賈雨村的,因此他在林家做的要久一些。
黛玉生病停學期間,賈雨村閑來無聊,便至城外游覽風光,在一座廟宇前看到一幅破舊的對聯:
身后有馀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這幅對聯就是賈雨村后來在官場中的真實寫照,與第一回中甄士隱解讀《好了歌》中的一句"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相對應。
賈雨村在酒館中與冷子興高談,遇到一個叫張如圭(如鬼)的同僚,告訴他都中奏準起復舊員的消息,這讓賈雨村喜出望外??梢娰Z雨村仍渴望功名和權力的,他渴望再回官場。
賈雨村能夠再次做官,最關鍵的是林如海幫了他。他通過林如海攀上了賈家和王家這條硬關系。林如海和甄士隱一樣,是放低姿態地幫助他。林如海這樣說:
我正想著你啟蒙教育小女的恩情還未報答,遇到這樣的機會,我豈有不盡心圖報的道理。你放心,我已寫下薦書一封,托內兄賈政幫你協佐,所需的費用,我也在信中注明白了,你不用多慮。
以回報訓蒙教育之恩為名,幫助賈雨村寫推薦信,讓受幫助的賈雨村不至于受之有愧。林如海不僅僅寫推薦信,而且連走關系所需要的費用都替他準備好了,可見真是好事做到底了。賈雨村是如何反應呢?
一面打恭,謝不釋口。
與之前甄士隱幫他時"不過略謝一語"絕然不同了,可見賈雨村在社會上混幾年之后,身上的傲氣收斂了許多。
賈政看了妹丈的書信,又見賈雨村相貌魁偉、言語不俗,且賈政最喜歡讀書人,又有妹夫至意,因此優待雨村,竭力協助。題奏之日,輕輕謀了一個復職侯缺,不到兩個月,金陵應天府缺出,便補了此缺,拜辭賈政,擇日上任去了。
重新上任之后的賈雨村又表現如何呢?可以說他收斂了之前的傲氣與莽撞,但是對官場的套路他依然是生疏的,甚至還不如門子老道。門子算是賈雨村的舊相識,當年在葫蘆廟做小沙彌,后來葫蘆廟被燒,他也就還俗,做了門子。他雖然地位低,但是工作時間長啊,在官場這么多年,官場的套路看也看明白了。賈雨村上任的第一件案子便是馮淵的人命案,拐子把英蓮同時賣與馮淵、薛蟠兩個人,為了爭這個女子,薛蟠竟然把馮淵打死了。馮家告了一年的狀竟無人做主,為什么?并不是因為案情復雜,而是當事人背景太大,沒人敢判這個案子。
那賈雨村又會如何判案呢?他曾答應甄家娘子要幫助尋找英蓮的下落,如今知道英蓮下落了,他會將英蓮救出以報答甄士隱當年的知遇之恩嗎?我們下一篇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