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的這半年越來越不敢給家里打電話,偶爾給家里打個電話,也只是問候幾句就匆匆掛斷。
我總說我工作太忙,沒有時間。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給家里打電話,是因為我害怕。
怕聽見我爸媽說別人家的孩子生活得風生水起,怕我媽聽出來我過的不好,我問怕他們噓寒問暖的時候,我會在電話里哭出來。
我怕我真的撐不住,告訴他們其實我的心很孤單很彷徨很焦慮。
一個人的生活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一開始覺得適應了就會好的,后來才發現越來越難熬。熟悉的城市每一個角角落落,都事滿滿當當的回憶,一不小心就觸動想念的門閥。
可是一旦心迷失了歸屬的地方,閑適也全變成了焦慮,變得格外敏感、易怒、脆弱、痛苦。
每天下班根本無心坐在飯店里慢悠悠的吃飯,能叫的外賣都點遍了實在沒有食欲,最后在電飯煲里燜上一碗米飯就著開水吃了起來。
忘充電費斷水斷電一個人縮在被子里度過一晚,出門之前總是一遍又一遍摸著口袋確認鑰匙在不在。
我知道這其實就是許多在外打拼的人都在咬牙堅持的一件在普通不過的事。
所以每次別人問我過的怎樣的時候,誰問我,我都輕描淡寫一筆帶過,我過的挺好的。
最可怕的從來不是表面的空虛,而是精神上的恍惚。
只不過故作堅強的人終歸還是玻璃心,演技再好,也演不出百毒不侵,只要播放一首單曲循環過的情歌,就會立馬潰不成軍。
但是悲哀的也是幸運的就是現實會不斷將你鞭笞,讓你逐漸認清,有些苦只能一個人扛,沒必要和別人提起,因為即使和別人說了也未必能夠感同身受。
這一種心情其實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一樣的城市,不一樣的故事,一樣的心情。陌生的街頭和的車的后座,又承載過多少傷心人的眼淚。
沒有在深夜痛苦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在生活里跌的滿身泥濘的人不足以談理想。
流連在地鐵里,浮光掠影腳步匆匆,擠滿了人們各式各樣的孤獨,冷暖世界,滿心憔悴。
最可悲的不是年華老去,而是在日復一日平淡生活中的自我迷失,再也亮不起光澤。
90后真的是一個無比尷尬的年紀,在家太閑,出門沒錢。結婚太早,戀愛太晚。和小孩在一起無聊,和大人再一起沒有話題。任性對你說你要成熟,沉默責備你要裝清高。就好像掉進一張大網中,忙忙碌碌,卻沒有成果。
就這么尷尬的夾雜在中間,前有狼后有虎。既不算后浪也不算前浪,只能隨波逐流。
曾經的我們愛過殺馬特,也曾信奉春哥,縱然他人笑我們瘋癲,我們依然能夠自我調侃自我救贖,生活得浪漫恣肆,久久不愿對虛偽俯首稱臣。
總嚷嚷著這樣的生活沒有一點意思,可一天天就這樣過來了。
朋友圈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同學一臉幸福地曬起了孩子的屎尿屁。
總覺得很不可思議,結婚本身把把兩個毫不相干的家庭串聯在一起就已經夠需要勇氣了,就這樣還要再重新創造出一個新的家庭,承擔對應的責任和義務,這本就該是一件需要準備籌劃很久很久很久的事。
可就連印象中總是拿了紅包就撒腿跑到小賣鋪買鞭炮的比自己還小一歲的堂弟,這周六都要結婚了,還已經是一個六個月寶寶的爸爸了。
很多事情都不是準備好才去做的,就好比事情也從來不會等你準備好了再發生一樣。
人總是會被時間推著往前。
城市永遠不會為誰改變,它就在那里,歡迎你來,也從不挽留你走。
我知道這一些無處安放的小情緒哪有什么大不了的,畢竟誰不是一個人長大,一個人撐起一個家,一個人抵過千軍萬馬。
那些熬過的夜買過的醉流過的淚沒有打不死你的過往,終將會沒入紅塵成為往事。
那么多當時你覺得快要要了你命的事情,終有一天會讓你變得更加的堅強。
雖然我很想大罵一句去尼瑪的堅強老子要抱抱,但是并不是誰的臂膀都能夠得到你給你抱抱的。
You are what you do.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退縮的越多,能喘息的空間就越有限。表現的越卑微,幸福的東西就會離你越遠。
沒有任何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庇護所。
再破敗、再簡陋,也好過寄人籬下的施舍同情。
最后,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獨立勇敢理性富有的我們,擁有最純粹干凈的感情,成為最想成為的自己。
(文/城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