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采唐矣?沬之鄉矣。云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麥矣?沬之北矣。云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東矣。云誰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詩經~鄘風~桑中
今日七夕,寫個描寫約會的吧,詩經是中國最早的流行歌曲,里面描寫男女愛情的作品占比很大,描寫約會的也有四五首,有的寫的俏皮活潑,將男女之間故意貶損的打情罵俏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鄭風~山有扶蘇》,有寫女子如何調皮又如何善于準備禮物的,比如《邶風~靜女》,還有寫男子如何費勁心機追求,最后終于約會成功的,也有寫女子看到男子怦然心動,設法表達心意約會的等等。
今天之所以選這首桑中,是因為這是一首描寫標準的約會的詩,而且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爭議的焦點就在于,以宋朝大圣人朱熹為代表的一群學者,說這是一首描寫淫亂行為的詩,當然,詩經里很多美好的詩詞他們都認為是描寫淫亂場景的,而且很多人還附和,我不知道我們朱大圣人的腦子里是怎么想的,為什么經常能從他的至圣先師孔夫子都沒看出的詩歌里看出淫亂來,反正我是沒看出來。
這一篇分三章,全以采摘某種植物起“興”。這是詩經里用于描寫愛情,婚嫁,子女常用的手法之一,也就是說在那個時期,采摘植物與男女之事有著某種隱秘的內在聯系,這可能和當時的信仰和風俗有關,但也開創了以景入情和以物入情這一詩歌創作的手法,為后世一直沿用。
而起“興”之后的正文中,描寫的是主人公完全沉浸在歡愛后的甜蜜回憶里。除每章改換所思念的歡愛對象外,三章竟然完全相同,反覆詠唱在“桑中”、“上宮”里的銷魂時刻以及相送淇水的纏綿,寫來又直露無礙,如數家珍。似乎是與多位情人在同一個地方約會,并且大肆宣揚顯擺,這也是那些認為這首詩是描寫淫亂的的證據。
其實,如果我們熟悉商周時期的禮法就知道,在當時,有一種制度,是由國家制定和實施的,就是在擇定的祭祀之日后,讓適齡的男女青年在指定的地方約會和歡愛,這是鼓勵青年男女早些婚嫁生育,時候從國家的人口增長需求出發的,是一種國策,所以,既然是在同一個地方,我個人認為那就有兩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這位男子曾經聽聞或見過的美女是貴族孟姜、孟弋、孟庸三位,所以在和情人歡愛后,就用這三個公認的女神級別的美女來形容自己的情人,意思就是炫耀自己的情人是女神級別的,而另一種可能,就是這位男子去參加了三次這樣的婚配活動,分別約會了三位女子。
當然,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在當時都是合法行為,而且,就算是后一種可能,也不應該是一次約了三個,而是三次,這既然在當時是合理合法的,那自然也就算不得淫亂。說到這里,估計很多單身人士都要羨慕了,那時候的政策怎么這么好的,居然還有國家幫忙強制約會助你脫單啊!
——撰文——東籬若塵(文俊壹)——東籬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