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玉,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
16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老先生愛戴著貝雷帽,叼著根大煙斗,咧著嘴大笑,如孩童干凈的眼睛里又可窺見一種狡黠。談到人生時,他說“躺在地上過日子,貼著土地過日子,有個好處就是,摔也摔不到哪兒去”。
黃永玉被稱為“荷癡”,不單是緣于他畫的荷花多,還在于他畫的荷花獨樹一幟,神韻盎然。國畫傳統講究“計白當黑”,他偏偏來個“以黑顯白”,這種反向繼承不但使畫面看上去主體突出,色彩斑斕,而且顯得非常厚重,有力度。
年過古稀的黃永玉可以說是我國畫界的泰斗,也是我國不可多得的繪畫大師。
其實在三十六年前,黃永玉就已設計了中國第一枚猴票,上面就是自己曾經養的小猴伊沃。它像小朋友一樣盤腿而坐,睜著大大的眼睛,仿佛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深愛著小猴伊沃,曾說“我想讓全世界知道我死了的猴子有多可愛”。有時候看黃永玉畫的猴子,會發現那種調皮、詼諧,其實像極了他本人。
黃永玉作品系列:《永玉六記》(《罐齋雜記》《力求嚴肅認真思考的札記》《芥末居雜記》《往日,故鄉的情話》《汗珠里的沙漠》《斗室的散步》)《黃永玉大畫水滸》《老婆呀,不要哭》(詩歌)《一路唱回故鄉》(詩歌)、《吳世茫論壇》《太陽下的風景》《這些憂郁的碎屑》《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火里鳳凰》《比我老的老頭》《從萬荷堂到玉氏山房》《永不回來的風景》《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等。
不離手的咖啡色煙斗,筆挺的身裝,有誰認得出這是位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