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長往往希望孩子在無聲息中長成自己理想的樣子:滿腹才華、彬彬有禮、待人接物恰到好處,該展示自己的時候能口吐蓮花、需要覺著冷靜的時候宛如智者一般沉默……事實上,孩子真長得成這樣嗎?
? ? ? 于是“熊孩子”“別人家的娃”一詞更多的出現在我們眼前及腦海里。
? ? ?大娃今年7歲多,我似乎從來沒有好好的和他說過幾次話,大多時候拿著一副譴責的語氣以居高臨上的姿態教導他,自己與孩子成不了朋友,孩子在自己的面前不會主動說話,7歲多的孩子在這個年紀應該是吱吱喳喳的時候,他是沉默的,不單單是在我的面前,在其他家人面前亦是如此,但是當他置身于同齡人之間時,他又恢復了活潑可愛的樣子。
? ? ? 這到底是一個有點嚴峻的問題吧。
? ? ? 在一些家長圈里,看到了一些育兒理論,主張是“養正孩子的心、養好孩子的德”,我不了解什么才是“正的心、好的德”
? ? 《孩子兵法》說“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 ? ? ?娃同學的家長,是個頗有智慧的人,向她請教了這個問題,她分享了一張圖片來回答我的問題。
? ? ? 根據圖片內容,她認為一個孩子(不單單指孩子,也指成年人)要做到“仁、智”全面發展,她強調了如下幾個理念,智的方面:健康生活、學會學習、資源共享、科學創新;仁的方面:忠貞義烈、誠信至上、仁愛之心、道德修養。
? ? ?對照上面的理念,似乎確實沒有做到,首先健康生活方面。早上問孩子在學校是否有每天吃早餐,他沉默,按照一貫的表現,沉默表示沒有。一個長身體的時期、一個功課并不輕松的年紀,一頓豐富的早餐尤其重要,我應該要求自己早起半小時,給他準備一點有份量的早餐。沒有合理的膳食攝入,怎么支撐起一天的學習與運動呢?
? ? ? 其次是“學會學習”方面,現階段學會學習我認為必需提高孩子的意識、放學后能夠以最快速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當天作業,能夠堅持每天晚上的經典誦讀,孩子在這方面確實最令我生氣與頭痛。這種理念我用了罵與打的方式也無法根植到他的腦海里。
? ? ?其它幾個方面,因為生活與環境,實在想不出該如何去著手培養,也許應該在周末抽出一些時間帶著他去做一些義工,接觸不同的人與生活,讓他感悟生活的每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