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之神

電影《壽司之神》是由大衛·賈柏拍攝的關于全球最年長的三星大廚小野二郎的紀錄片,今年88歲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三星大廚,被稱“壽司之神”。在日本地位崇高,“壽司第一人”的美譽更遠播全世界。終其一生,小野二郎都在握壽司,永遠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跟學徒,觀察客人的用餐狀況微調壽司,確保客人享受到究極美味,甚至為了保護創造壽司的雙手,不工作時永遠帶著手套,連睡覺也不懈怠。他的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東京銀座辦公室地下,僅數十座位)遠近馳名,從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間,每個步驟都經過縝密計算。這間隱身東京辦公大樓地下室的小店面,曾連續兩年榮獲美食圣經《米其林指南》三顆星最高評鑒。被譽為值得花一輩子排隊等待的美味。 小野二郎帶給饕客的,不僅是口腹上的滿足,更是心靈上的撼動。

美食評論家山本益博說“若要以一句話來形容二郎壽司,那就是‘極簡的純粹。”?看似很簡單的鮪魚壽司,生魚片里面包著米飯,任我們就也僅僅當做一個小食品來品味,可是得到的感觸卻是純粹。越簡單的東西,其實也是最難的。如果不看這個紀錄片,我永遠不會知道做一個好吃的壽司原來是這般的復雜。自己平時在家里用壽司卷卷一段切吧切吧,就自詡成大廚了。殊不知這是真正的大廚是沒有時間去炫耀這些的。

提前一個月預定,最低消費3萬日元,吃的快的話可能只需要十五分鐘,就是這樣的一間在地下的如同滿大街的沙縣小吃一樣的壽司店,讓米其林連續兩年憑其為三星餐廳,而且《米其林指南》鄭重地告訴你:你一生值得為這頓飯,特別安排一趟旅行。這可能是世界上最貴的餐廳,這短短的十五分鐘,也可能是你消費的最貴的十五分鐘。

二郎就像樂團的指揮,你一入座,他們會給你熱毛巾,他們的毛巾是手工準備的,學徒首先必須學會用手擰毛巾,毛巾很燙,一開始會燙傷手,這種訓練很辛苦,在日本就是這樣,你沒學會擰毛巾,就不可能碰魚,然后,你要學會用刀和料理魚。十年過后,他們會讓你煎蛋。你能想到嗎?學了十年,在二郎的店里才僅僅能學到煎蛋而已。就是這樣的一復一日,我們才吃到了純粹的料理。最近的爸爸去哪兒,讓新東方廚師學校又小走偏的火了一把,什么是廚師呢?山本益博認為,偉大的廚師都是這樣的:一,他們對工作認真。像二郎自己,握壽司握了五十多年。二,一心提升技藝。我一直重復同樣的事情以求精進,我總是向往能夠有所進步,我會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但沒有人知道巔峰在哪里。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三,干凈。做食物最基本的就是干凈,現在的什么轉基因,添加劑,后廚的骯臟混亂,讓人不敢想象。如果做美食的人們都能做到干凈這一點,我想就算剛開始不太好吃,也會贏來人們的尊重吧。四,求好心切,你要記得自己是領導者而非合作者。店員看的到的缺點你要看到,看不到的地方你也要看到。因為這是你的使命,這就是職人。

職人,在日語中是手藝人的意思。一個弟子被師父以“職人”相稱,是登堂入室的認可。傳統的日本職人往往一生只從事一職,也就是所謂的“一生懸命”。一生把命都懸在一項職事上,這是怎樣的境界?奧妙或許都在這“懸”字,傳神演繹著一種放不下的牽掛,一種如履薄冰的忐忑,一種日求精進的警醒。用小野二郎的話說:“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必須愛你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

在日本,素有父業傳長子的習慣,二郎的長子禎一如今已經五十多了,卻還是沒有完全接手該店。魚店老板的那句話“我到了這個年紀還在學新手藝,你一旦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就會發現其實只是在欺騙自己,然后會變得很沮喪。”在透著那薄薄的黃色燈泡的光芒中散發著令人感動的溫暖。生活是與按部就班的說教訓諭無關,那些雞毛蒜皮、奇思妙想又煙消云散的東西,才是被瞬間照亮的時刻。當小野二郎說“這才是應該有的樣子”,終于承認其兒子為“職人”時,小野禎一高興得哭了。對于所謂的家族企業來說,父輩的輝煌是值得我們下一輩驕傲和自豪的。但是,禎一說,這是我的命運,去接手父親傳下來的事業。只有比父親多付出兩倍乃至更多的努力,我才可能讓人們注意到禎一,而不是二郎。衣缽的傳承問題,是任何時代都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子輩能維護父親留下來的家業,積累下的名聲,已是不易,更何況是做更好呢?尤其是在這個坑爹的時代。

小野二郎能做到這一步,背后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個行業,成為大師,至少要花十年掌握必要的職業技能,然后你才有可能會出頭。相對而言,比其他行業要漫長了好多。這種隱忍的背后所付出的就是成長和堅持的代價。而事實上我們現在很多人所從事的行業中,只有你肯堅持肯學習,也許三五年就能做出不小的成績了。

為了做好一份壽司,二郎連按摩章魚都要花費40-50分鐘。75年的工齡著實是可敬,但也是最好的解釋。他一直想要突破昨天的自己,每天都在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作品的口感。他甚至說,”就算到今天,我已經85歲了,我也沒有覺得我已經到了完美。“臉上依舊是那死板的肌肉調動的表情。所謂武士道。盡善盡美,為了自己的信念,誓死效忠。”我不想退休,我為什么退休?就算85歲,我想等到我的身體再也不允許我工作的時候退休。“他笑著,一個如此年長的人,愿意用生命去追隨自己的事業,這樣的精神在年輕人確實難以尋找。這也是值得今天的我們反思的地方。

也許有人會覺得在二郎的面前吃東西會有壓迫感,會逼著自己吃的很快。殊不知在你觀察他的同時,更多的是他在觀察作為客人的你。客人中有有幾男幾女,有沒有左撇子,他們分別坐的位置都會影響到他上菜。女士的就稍微比男士的小的,這樣可以保證吃飯的同一節奏。有左撇子,就把菜放在左邊,還要根據位置調整菜品的擺放。菜色也有先后,保證菜色的抑揚頓挫感。這些小的細節也是令人動容的吧。

跟供應商的友好關系,提供鮪魚的魚商,會早早的去挑最好的鮪魚,因為那是二郎的店需要的。米商會把合適的米留給二郎,因為只有二郎店里的伙計懂得如何煮這些米飯。這些都是一點點積累做的吧。所以說做事情也是在做人。

片子拍的超好,配樂超棒,我以為導演怎么著也得有點兒年紀了,結果是USC的倆小帥哥,一個導演一個剪輯師,看著跟本科生一樣。?倆人自述從大一就是室友,從此當了8年的室友,合作過無數片子。?拍攝的時候是導演David和翻譯(忘了名字了,是個女的)在東京拍,剪輯師Brandon在LA遠程遙控。原始錄像200小時。《壽司之神》質樸的攝制風格,是一種令人感到精致的質樸,而不是在客觀紀實中體現的粗顆粒感,正如外表看起來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的二郎壽司,在嘴里咀嚼融化的一刻,才能緩緩地品味到五味雜陳的滋味。在人物傳記類紀錄片中,作為“人”的個體,是壓倒一切的存在,在這部影片中,我們不難看出賈柏把對于二郎的敬畏與敬仰放在了一個何等重要的位置,直指內心最深處的精神表達,乃至小野二郎的精神已然成為了紀錄片攝制的精神。同樣做為“美食”題材的央視系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雖然以“舌尖”為賣點,但終究還是要落腳到“中國”的主流權力話語中去,每一集中無論是山民、獵戶、漁民,抑或是小商小販基本上都是“人民群眾”的群像化代表,而不在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種話語權層面上的拔高,正應和了“政治決定文化”的不二命題。但熱潮過去之后,卻幾乎沒能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像是一個包裝精美的禮品盒,拆開卻有些許失望。

做美食是一種態度,透過食物看人生的紀錄片才是好的。唯有專注,才能贏得尊重。或許,這才是《壽司之神》帶給紀錄片創作者最大的啟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閑來在家看完了紀錄片《壽司之神》,講的是一個日本人小野二郎的故事,這里先簡單介紹一下:小野二郎現年已91歲高齡...
    復利百年閱讀 3,621評論 1 4
  • 看完紀錄片《壽司之神》,我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影片描述了一家“值得用一生去排隊”的餐廳:鋪面很小,不到十座,除了麥茶...
    W南茜閱讀 669評論 0 0
  • 日本東京,銀座辦公樓地下室,一間只有十個座位的小店,卻被評為米其林三星餐廳。完美的米其林三星意味著,就算只為來此用...
    安慰不倒翁閱讀 1,205評論 12 22
  • uart通信 波特率9600 計數器其實有分頻的作用 堆棧的認識:(heap和stack的區別): 1.h...
    Michael_Johnson閱讀 302評論 0 0
  • 未入校,便已聞青杏文學社之名,心甚向往之,遍求其社員之群以進。概因素愛詩歌,師長亦曾夸善且言勿棄之,后更喜文章。與...
    星辰如灑攬涼風閱讀 24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