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做APP重設計。設計依據是主要是個人體驗、邏輯推理以及一些設計學方面的知識。選擇易露營做重設計,主要是出于對于旅游的愛好。
作為一個專注于露營旅行B2C的APP,用戶在使用時應該滿足:
快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戶外旅游訂制方案
購買前咨詢
下單預訂
其他如交流、分享等
APP已知缺陷:
1. 內容重復,結構冗余
2. 不必要的按鈕,引起用戶不必要的操作
3. 邏輯紊亂,重點不明
4. 文字使用不明
5. 關于視覺方面的一些想法
1.內容重復,結構冗余
看了N多遍首頁和發現,不知道兩者的內容有什么不同?除了房車租賃和團隊定制,不都是現有的定制線路的推薦嗎?特色專題中的房車體驗營和發現中的房車旅居有什么區別?(如果分類有助于用戶快速地找到他們想要的路線的話,可以通過精簡設計進行明確分類設計,目前的分類內容有些混亂)
2.單獨的旅程擺放沒有意義,一開始以為旅程是其他的相關推薦呢?點進去才發現是我的相關旅程,這個條目完全可以擺放到我的下方。雖然標簽欄上條目不多,但也沒必要把我的訂單單獨擺放一個條目,而修改之后的訂單也能到達之前的效果(方便用戶查看),并且明確了訂單與我的關系。
另外,旅游界面里的那個框和添加優惠券的框容易引起用戶的點擊操作,但沒有實際功效(反正我是已經點了好幾次了)
首頁中的其他是一個點擊的操作按鈕,之后翻頁。動作操作缺乏連貫性。(點擊和翻頁都是沒必要的),可以采用流暢地滑動操作替代。
3.首頁中集中了這個APP的大部分功能,如已制定好的路線、房車租賃、團隊定制等,發現部分重復首頁中已定制好的路線,而旅程和我中展現的都是與我,即用戶相關的信息。網站上的露營者說內容缺失。這個的話,不知道是不是不準備在APP上設置用戶點評、分享的功能。
4.打開設置按鈕,里面有給我好評、我要反饋、關于我們,這三個“我”指向不明。
5.白色的定位圖標在白色背景上,無法顯示。
從視覺上來說,個人認為,露營者是將人們帶到野外、大自然的一個APP。所以在設計APP的時候主要采用綠色、藍色等屬于大自然的色彩。
做了一張思維導圖展示易露營的扁平結構:
畫了一個總圖去展示以上提到的部分缺陷:
1. 重整結構
2. 圖標設計
3. 部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