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確幸:
1、家里爺爺來咯,happy happy
2、練字神器拿到手
3、微博突破1000帖
“我的情緒、悲傷,突如其來的焦慮,實際上是智慧的第二來源-甚至是第一來源”。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用《反脆弱》中的這句話來鼓勵安慰自己,是不是心里會好受一點?對我而言,還是挺受用的。
同時,我很感慨地發現,很多至真的道理,能夠被這么翻來覆去,從各種獨特的角度,用豐富多彩的語言進行講述,但是往往只有某種特定的句式才能打動你,觸動心弦、泛起漣漪、引起共鳴。例如,上面的這段話在《原則》里能夠對應的一個觀點就是 “問題+反思=進步”,當時我并未在情感上和這句話有深切的連接,但是現在想來道理是相通的。我們之所以會有情緒悲傷和焦慮,就是因為有潛在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讓我們的心靈飽受失敗挫折視角的折磨。如果我們不是僅僅做一個受體,而是進一步主動的加工這些情緒和問題,把它們當成原材料,就能淬煉我們本體的智慧。這一切就是一個轉化變化的過程。
心經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