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說
? ? ? 作為4年前的稿子,寫的時候心里是充滿方向感的。認識我的人都說,Joy,很羨慕你一直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但其實我真的是階段性迷失掉,而現在就是這樣一個階段,所以我又重新開始看書。對我來講,印象中最深的一直是室友曾經的那句話:我們就是想的太多,看書太少。我的迷茫通??偸前殡S著依附感,這段時間親嘗失去自控力是一件多么危險的事情,而曾經我能控制自己很好。隨心所欲的生活和情緒宣泄是一種恣意妄為的生活方式,而這種方式真是幼稚。這篇很早前發過一次,這次重新編輯再發。
? ? ? ?正在重看《像希拉里那樣工作,像賴斯那樣生活》和《自控力》,生活中短暫地喪失思考能力,那就看書吧。以上資源,需要請后臺留言。
? ? ?《像希拉里那樣工作,像賴斯那樣生活》的作者是韓國記者姜仁善,韓國報社住華盛頓的特派員,是具有自己信念內心強大的女子。內心強大的意義并不是能承受多大打擊的意思,而是能將心中所想一步步變為現實,并在整個過程中感悟著,學習著,不斷不斷,沒有停頓的進步著。她在書中強調過亞里士多德一句話:“人不是以某個瞬間的努力為特征,而是取決于反復的行動。所以習慣是偉大的。”
? ? ? ? 當學習成為習慣,努力成為習慣,積極成為習慣……也許在不久的一天,最終你會獲得自己心中認定的成功。合上書,感覺跟作者有很多的共鳴。托爾斯泰在《安娜 卡列尼娜》的開篇說過: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個的不幸。 以相同的句式很想說:所有平庸的人都一樣,杰出的人各有個的成功。作者在書中介紹了很多成功的人,一部分是她采訪過的,有些是她聽過的,還有些來自于她堅持閱讀的習慣。所有成功的人,最大的相同點就是明白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并且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像是有燈塔在遠方指路,再大的迷霧,再多的岔路始終會堅定如一的走自己的路,哪怕慢一些,也最終會走到目的地。作為女性成功者,她們無一例外的有膽量有野心。作者在開篇便說,人要有些“野心”才好,找到屬于自己的聲音(個人認為,是自我的定位),然后付諸行動。作者介紹了她自己的努力方式以及一些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所做出了怎樣的努力。印象頗深的是“不管什么事,努力三年” 中,她提到管理學界已故的權威彼得 德魯克在他的著作《職業者的條件》中的闡述:“每三年或四年,我就會選擇另外的主題(我的注解:這里指的是所讀書籍的主題)這些主題非常豐富,包括統計,中世紀歷史,日本美術,經濟學等。只學三年,雖然不能徹底掌握這個領域,但是足以了解這個領域究竟是什么。六十年間,我就這樣每個三年或四年改變主題,堅持學習。這種方法不僅為我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知識,它還是我具有了開放性的姿態去面對新的主題,新的視角,以及新的方法……”? 就是如此的堅持閱讀學習,有目的的有方向的?!澳切┠軌驅崿F自己目標的人,就是認識到持續的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钡卖斂诉@句話,個人覺得是如此的包含著故事的。這一句經驗之談,應該是建立在他六十年的經驗之上濃縮而成的。應該就是這樣的吧,朝著心中的方向堅持學習,最終把學習變成生活。作者此書中的信息量頗為龐大,產生共鳴之處是在太多,不做一一陳述了。
? ? ? ? 最后印象很深的,便是她說的“人生就是連點游戲”。因為最早看見這個觀點是Steve Jobs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時候說的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小的時候玩過的連點有些,那些散落在之上的,沒有規律毫不相干的點,被放在大的圖畫中連起來時就會有了內容和意義。生活中也一樣,現在因為臨時某種沖動或者緣由做過的某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也許在以后被放在大的圖畫構建重視,你會發現,那些不相關的事,都被聯系起來,對現在構成幫助。Steve說,如果不是他大學時突然出現的對于藝術字體的濃厚興趣,現在APPLE 機上的字體就不會有那么多藝術字的選擇,而微軟就沒有可抄襲的。除了作者在自己的經驗之上介紹如何不遺余力的雕刻自我外,當回歸主題談論女性的成功時,我一直都認為如果一女子在一個圈子中出色時一定比同職業的男性付出更多。因為女性對自己狠起來通常會比男性更狠心,也因為她們愿意放棄更多其他的事情去成全心中的專注。作為女性承認自己的野心往往會受到更多的社會苛責與嘲笑,但那又怎么樣?我們也許花費了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掙扎在deadline, 一起長途跋涉經歷艱難困苦,為什么要怕過于優秀呢?
? ? ? ? 最后的最后,留給我最好的思考是如何在兇狠的同時保持溫柔。一絲不茍,努力賺錢,也許有時懂得放棄與懂得堅持一樣重要,需要去有勇氣努力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