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去的年畫上,常畫有貓嗅花兒,旁邊飛舞著一只蝴蝶——取“耄耋”之意。現(xiàn)實中,這樣的場景并不鮮見。可是,有誰親眼目睹過狗嗅花呢? ? ? ? ? ? ? ? ? ? ? ? ? ? ? ? ? ? ? ? ?那年初春,我在暖陽下看金庸的《連城訣》,旁邊的幾株玫瑰開得正艷,花瓣上的露珠晶瑩剔透,襯得花兒仿佛沒有睡醒一般。家里的那條德國黑背正在院子里與一只貓玩追逐游戲時,看見了我,就興高采烈地跑了過來,到我身邊時,突然看見了那些花兒,當(dāng)即放緩了腳步,像紳士一般輕手輕腳地走到花兒前,去嗅那些花兒。不想它這個貌似謙恭實則魯莽的舉動,惹惱了一只正在花上采蜜的蜜蜂,那只“護(hù)花使者”就憤怒地在它的眼前亂飛,以示抗議,并有幾次直接落在它的鼻子上。它當(dāng)即慌了神,上躥下跳地不住用爪子在面前亂撓。看著它的模樣,我又心疼又好笑。最終,它老實地臥在了我的腳邊,我撫摸著它的頭,說:“你個五大三粗的大漢子,怎么也學(xué)別人附庸風(fēng)雅沾花惹草呢?”它聽了,伸著舌頭歪頭看我,眼神里滿是迷茫。看著它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我笑語:“你真是個憨狗!”
狗記人。它平日里的吃喝都是母親喂的,母親在信陽住院的那些日子,它一連幾天不吃不喝,并時常跑到大門外東張西望,夜闌人靜時,它拉長嗓子嗥叫,聲音凄涼哀痛。
歲月如行板,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它也老了,它變得糊涂、易怒,不時咬傷人,就是家里人一不小心犯了它的忌,它也不徇私情。于是就有人提議:“打死它。”我們家里人都不同意。母親在世時常說:“貓狗是一口。”意思是貓和狗也像人一樣,是家里的一員。
后來,家里的房屋重建,沒了院子,又住進(jìn)來一些孩子,為防不測,迫不得已時,不得不把它送給我一個愛好養(yǎng)狗的朋友。幾天后,朋友打電話說:“狗跑了。”得信后,全家人都去找。朋友住在縣城的最南邊,最終,父親在縣城北邊的一條河邊找到了它。當(dāng)時它渾身大汗淋漓,正腳步踉蹌地走走停停。見到父親,它臥在了父親的腳邊,不住地流淚。父親說:“它是想家了,卻找不到回家的路。我見到它時,不知道它已跑了多遠(yuǎn)。”
它是上午丟的,父親找到它時,已是下午四點,而找到它的地方,在它還年輕時,父親曾領(lǐng)它去過。
專家說,聰明的狗,智商相當(dāng)于六七歲的孩子。只是不知是真是假。
我過去養(yǎng)過狗,如今再不想養(yǎng),因為我忍受不了那種生離死別的痛苦。
面對一個生命的隕落,即使低賤如狗,像我這樣內(nèi)心軟弱的人,也不可能無動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