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露
厭浥(yi 四聲)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
誰謂女(ru 三聲)無家,何以速我獄,
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
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注釋:
厭浥:沾濕。 ? ?行:道路。
角:鳥嘴,喙。 ? ?
女從:從汝,順從你。(為了押韻將語序顛倒。)
譯文:
道上露水濕漉漉,難道不想早點逃。只怕露濃難行路。
誰說麻雀沒有嘴,怎么啄穿我屋子?
誰說你尚未娶妻,為何害我蹲監獄?
即使讓我蹲監獄,你也休想把我娶!
誰說老鼠沒牙齒,怎么打通我家墻?
誰說你尚未娶妻,為何害我吃官司?
即使讓我吃官司,我也堅決不嫁你!
賞析:
從內容上來看,這首詩是一首女子拒婚詩,對于拒婚的理由,詩中并沒有寫明。不過,從“誰謂女無家”這句來看,很大可能是女方識破了男方的謊言,知道他已經成家。但是女主緣何被誣陷入獄就不得而知了。從詩歌的內容,我們可以大概猜測,詩中所訓斥的男主人公自己已經有了家室,卻還想通過欺騙和強娶的方式娶女主,女主不從,于是男主便設法陷害,以至對簿公堂。女主最終入獄。
《行露》首句就以“厭浥行露”奠定了詩歌悲憤陰冷的感情基調,使全詩籠罩在一種陰郁壓抑的氛圍中。第二第三句表明了女主的處境,以及為自己沒有早日逃走而后悔。也表明了女主從一開始就堅定的逃婚拒婚的意志。第二章第三章接連使用幾個“誰謂”,以強硬的語氣質問男主,訓斥男主。“誰說麻雀沒有嘴?怎么啄穿我屋子?誰說你尚未娶妻?為何害我蹲監獄?”從這幾句表現了女主的正氣凜然,臨危不懼的形象。二三章開頭分別以麻雀啄穿屋子,老鼠咬穿墻來比興,比喻女主怨恨男主破壞她的正常生活。后兩句則是敘事:明明你已有家室,何以再來糾纏我,我不接受你,居然把我告上官府。章末則是表明自己堅定的立場:不管你怎么告我,害我,我都不會讓你得逞,不會順從你的!
整首詩雖從未對女主進行正面描寫,但是幾句連續的犀利的詰問,我們可以看出來,女主雖然處于弱勢地位,但是她的性格卻絕不懦弱,而且還是一位自尊自強堅貞不屈的烈女。這首詩是《詩經》中非常特別的一首詩,手法上主要以詰問來展開內容,反復的詰問,表現了女主滿腹的怨憤。這種怨憤一反儒家提倡的“中和”的思想。但是詩歌的藝術性卻沒有為此打折扣,因為女主的怨憤是情動于衷的,是命運悲劇的一場強烈的奏鳴。
這首詩,即使是在現在人讀來也是非常特別的(不管是《詩經》還是唐詩宋詞),因為我們很少會看到有這么怨憤的詩,也很少看到連續使用幾句詰問來表達感情的詩。讀來使人悲從中來,不禁替女主感到冤屈,感到同情。同時又為女主敢于發聲敢于與強勢做斗爭,不屈不撓的精神而大大地點贊。不管是古裝劇還是古裝小說中,強搶強娶民女的橋段已經被寫爛了,早已不再新鮮。但是在《詩經》這樣的四書經典中看到,還是第一次。古代女子為了捍衛自己的獨立人格和愛情尊嚴,能夠表現地如此強硬和勇敢,如果當時有人能夠將她的故事記下來,肯定會成為一個千古傳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