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家的娃叫冬棗兒,今年4歲,聰明伶俐,學什么都比同齡的孩子要快,但是最近聽說冬棗兒突然變笨了,就在上周我親眼目睹了一場“拉臭爭權戰”。
上周六,去姐姐家,還沒邁進她家大門,就聽見姐姐雷鳴般的訓斥:“冬棗兒,越不讓你干什么你就越干什么,不是學會上廁所了么?你害不害臊!”進門就只見冬棗愣愣的站在一邊,圓圓的臉憋的通紅,額頭上掛著豆大的汗粒,看起來就像一顆熟透了的大冬棗兒。我不禁“噗嗤”的一聲笑了出來,卻無辜躺槍。
“別笑了!氣死我了,別人家的孩子二歲就學會上廁所了,可他還在拉褲子了,剛給他換上一身新衣服,就拉褲子了,還能不能出門了!”
“完蛋!”我心想:“這別人家的孩子又開始出來拉仇恨了。”還沒等開口回話,姐的第二輪掃射又來了:“我不是沒教過他,天天教!每天定時帶他去廁所拉臭他不拉,然后自己偷偷拉褲子里,拉完自己也不說,你說這是不是個小壞蛋......哎,我跟你說你小的時候呀.......”
哎呦喂,再不出聲我自己都搭進去了。
本來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我,決心和冬棗兒并肩作戰了。
我氣運丹田、扎穩馬步、瞬間體內的一股洪荒之力就涌到了嗓子眼兒!“哎喲,俺的姐姐大人,冬棗兒這個臭孩子,這么壞這么壞這么壞!不行就把他扔了吧,你還有冬棗兒他爹凍柿子孝敬您呢。”姐聽后使勁的白了我一眼,但怒火也消了一半。
我就知道我一用大招就能讓她安靜,于是我繼續嬌嗔道:“姐姐大人,既然你也不是那么的想扔了冬棗兒,那就聽我說說,西方有個弗老爺爺,曾經寫過一本書叫“性學三論”,里面提到了肛欲期,這個壞冬棗估計就是在這個期里面打轉呢,像一只迷途的小羊羔,等待媽媽的接引呢……”
“肛欲期通常出現在1.5--3歲,孩子會反復出現憋大便或憋小便,并會將大便或小便解在褲襠里,這就是孩子肛欲期到來的表現。在肛欲期,肛門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和放松都可以給孩子帶來性的體驗。所以,有的孩子從憋尿中獲得性快感,有的孩子從憋大便中獲得性快感,這種快感是每個人最本初的需求,有些孩子自然就想多沉浸一會。同時孩子也需要通過拉褲子的過程來練習自己的括約肌,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控制能力,他需要反復的多次的感受他憋便的極限,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體,排泄系統的生理發育也會越來越強壯……
姐姐沒聽完,就心急的打斷我:“可是他二歲的時候就學會上廁所了啊,他會自己提出要去廁所,現在越來越退步了,你說他是不是故意的?”我就知道我這個不依不饒的姐沒那么好對付,我在專業知識上一定要當仁不讓!我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好吧,今天晚上的紅燒大蝦要是爽口的話,課時費就免了。”
“如果成年人對孩子大小便的訓練太嚴厲,孩子就會感覺緊張,心理壓力大,會降低孩子的自控能力,緊張狀態下的孩子反而會越多的拉在褲子里,肛欲期拖延的時間也就越長。還有一些孩子,明明已經過了肛欲期,但是因為受到了心理創傷和過大的壓力,難以繼續向前發展,就會一直停在到肛欲期,他的行為已經幫他把心理話傳遞出來了,那就是,成長太可怕了,我不要長大,我要做回小嬰兒。當然,你要認為他就是想和你對著干,我也不否定你,但你千萬不要小看這場戰爭,這可是關于自主權利的爭奪戰---我能不能有自己控制的權力。肛欲期的心理需求主要是要自主地排泄,滿足自由的需要。有的心理學大師也認為孩子發展的第二階段是要滿足自主感,這是一個人人格結構形成的關鍵!如果這個階段過度不好,就會導致孩子的“肛欲期性格”,有這樣性格的孩子,常見的是二種極端性格:肛欲期過于放縱的孩子長大以后肛門驅除型性格,這類人不講規則,殘忍而齷齪,具破壞性,表現為邋遢、浪費、無條理、放肆、兇暴等;延伸表現為隨意、馬虎,慷慨、放縱、生活秩序混亂、不拘小節等等。那么如果父母管教過于嚴厲的孩子則形成肛門保持型性格--這類人固執、吝嗇、守規矩、死板、有強迫性潔癖,表現為過分干凈、過分注意條理和小節、小氣、忍耐、過份堅持己見等。”
“總之肛欲期性格的人有較多的規則,希望將自己的方式加在別的人和事上;內心沖突較多,總是糾結于誰控制誰的問題,這樣的人自然也常遇到人際沖突。”
姐姐這時的表情就像剛才的冬棗兒,愣愣的眨巴著眼睛,喃喃地說:“那他以后可是和我會很像呀,我就是控制欲太強了。妹妹啊,大蝦可以有,你快來說說現在應該怎么辦呢?”
好吧,為了這口吃的,我也得繼續把老師當到底。
我繼續說:“往往肛欲期受到損傷的孩子會有一個修復期,就是他會重復已經改正的了那些問題,咱家冬棗兒很可能是這個原因,這是幫助他修復心理創傷的好時機,也是修復你們親子關系的好時機。以后可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點,如果孩子不小心拉褲子,大人要寬容,他其實已經知道錯了,他更想知道的是,即使我不夠聽話,媽媽會不會仍然愛我。
第二點,且記要保護孩子的自尊,不要為此事恥笑孩子,這個年紀的孩子非常容易產羞恥感,沒聽說哪個正常的成年人還不能控制排便的,可為了急于訓練孩子上廁所,丟了他的自尊心,則是得不嘗失。
第三點,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告訴孩子大家都應該有分別睡覺、上廁所、學習等地方。不需要再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你的提醒了。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已經受到了制約和挫折,如果家長再給挫折,過多的挫折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家長越管教孩子越退步的情況”
好啦,不說啦,美味的紅燒大蝦等我和冬棗了,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因此有收獲,朋友們下期見!
魏子淋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咨詢方向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IHNMA催眠師,國際IHNMA潛意識游戲治療師,在家庭輔導方向有長達6年的經驗。擅長0--6歲兒童心理發展、青少年心理與行為問題、青春期心理、親子關系 以及婚姻情感。
一個追夢的人,一個立志于家庭教育事業的人,一個決心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人,我生性活潑樂觀,但是在專業要求上一定要穩扎穩打。我不是專家,我至今仍在思考如何把自己所學整合的更好,但我深知我值得被信任。希望自己能做一個踏踏實實的家庭教育工作者,給與孩子和父母們最全力的幫助,2000多個小時的學習和實踐經驗讓我清晰的看到,人受潛意識的情結支配,而情結最初來源于母嬰關系和家庭關系,然后影響成年后的所有關系,可以說童年的經歷是一個人一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的關鍵因素,于是我決定從生命最初開始入手,用我畢生所學來灌溉我們幼苗,陪伴迷路的父母。我知道每個惱人的行為都是孩子對愛的呼喚。我也知道身為人父人母的你,心中的那份迷茫和愛恨情仇,在育兒的這條漫漫長路上,請讓我與你攜手前行,迎來撥云見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