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雪了,我在朋友圈發了一首歌,閨蜜看到給我說,她單曲循環到情緒崩塌。
大概我們聽到一首歌都會有一個立刻浮現的人,那個人也許是包含了我們多種情愫的載體。
她最近閃婚了一個喜歡她很多年的一個男生,至于她喜歡他嗎,好像沒有很多,只是覺得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了,在這個該結婚的年紀他是最合適的人選。故事被人簡單概括為“一個剩男和一個剩女的故事”。確實,男生上進、踏實、不愛沾花捏草,對她更是一百個順從,要星星不給月亮。家務、做飯樣樣細心周到。的確,這樣一個人真的很合適居家生活。
她和我說:“他是最好的,他是最好的,他實在,對我好,我一定會幸福的。”
這句話說了兩次,我知道她是在給她自己洗腦。因為我明白她好像沒有那么愛他。
不知道什么時候,成年人的感情開始以權衡利弊做存留。
她發給我很多保存很完整的大頭貼—她和初戀的照片。笑容燦爛的仿佛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至今已經九年時間。她給我說起他時我能體會到那種甜蜜的心酸,那種沒有辦法再擁有卻深深愛過的疼痛。他結婚有了孩子,卻也忘不了她。她說,如果有來生,問我還要不要遇見他,我的答案還是肯定的。
她說:如果當初我不那么任性,他喜歡玩的時候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結果也許就不是這樣。如果她是現在閱男無數的自己,她一定會原諒他,不會放他走。
她說,我師傅(現任)問我,上學時候為什么抽屜里總有一根玉米腸,我說那是他(前任)每天讓人買了放我抽屜的。她說的時候,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一整屏的甜蜜和她說這句話時候滿臉的笑容。我知道她一直愛他。即使,她主動刪除了他。
我是見證過他們幾年愛情的人,可是曾幾何時,成年人的愛情不再是擁有。反而不打擾才是另外一種成全和表述。
我們都會嫁人、娶妻,那個人也許是我們百般衡量比較之后最合適的人選,但至于有多愛,我們不得而知。只是我會看到很多人成家后,下班不想回家,工作不想在同城,他們更想逃離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去拼搏,然后每個月寄出涼薄的工資給對方。也許那只是一個家。只是一個不得不守護的“城堡”,里面住著因為家庭關系而不得不踐行責任的人。
今天看到一段話:“枕邊人和心上人哪個最幸福呢?雖然我不知道答案,但我覺得枕邊人沒有愛,心上人沒有家。你可以為枕邊人刪除心上人無數次,他卻不能為心上人刪除枕邊人一次。為什么枕邊人大多都不是自己心上人?可能現實里,合適比喜歡和愛更重要。”
錢鐘書《圍城》里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里面的人想出去。很多人進來的時候不過是一種好奇和探索,或是覺得婚姻可以治愈很多以前不好的遭遇。其實不然,婚姻是一個復雜的大容器,它必將承載著你的過去,你的現在和未來。且要在里面浸泡幾十年之久。
所以,結婚還是要考慮清楚的。
但是閃婚閃離的人一樣值得敬佩。他們有愛的勇氣,也有不愛的果敢。
無論怎樣的感情,都值得被珍重和祝福。
愿我們那個愛而不得的人都能相互守望。
也愿我們都能遇到為之心動且能在一起的人。
看到一篇微博,我覺得剛好恰如其份地闡釋了這種復雜的感情—“思而不語,念而不忘 ,想而不見,愛而不得”。
不如就把這份感情默默放于心底,不必時時想起,但想起必時時溫暖。
愿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