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挫敗感是否很陌生,是否會有挫敗感,而我這兩天挫敗感又席卷而來,深深的挫敗感讓我感覺自己很無能,那種覺得自己永遠也做不到的無力感,以及壓抑感。
今天專門上百度搜索“挫敗”的中文解釋是使受挫折,擊敗,“挫敗感”是指人們遇到挫敗時的感受,一般伴隨著消極情緒,沮喪、無奈、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有時甚至出現攻擊行為。
想起正面管教工具中關于“共情”“我句式”凡是和感受有關的工具我始終用不好,同理不到自己,同理不到別人。而我的內心深處其實是特別想把它運用好,理想是豐盈的,可現實是骨感的,當理想與現實碰撞到一起,從而產生的落差,這種落差感又不斷讓我回想起來一些曾經很多不好的其他感受。接著有會出現不斷否定自己,攻擊自己的,這就更加增強了我的挫敗感。
猛然間我突然覺察到原來我的“挫敗感”來源于“比較”,在生活中或許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會犯的錯誤是喜歡“比較”吧。
同樣學習共情與我句式,或者關于感受的,別人一學就會,很有同理心,而我學了好久,甚至好幾期,還是同理不到,為啥我這么遲鈍,永遠顧及不到別人的感受,又或者想起是不是我的很多無意識行為無意間又傷害到了別人,而我還不自知。
又或者想起很多人在處理關系問題上如魚得水,游刃有余,各種事情都不是事,而我總是感覺磕磕絆絆。
大概如此,我這顆凡心又深陷于各種比較的挫敗感當中了。
比較,讓人的幸福感降低!
痛苦來源于想要的得不到,別人有的自己沒有!這種比較讓自己挫敗感倍增,不自信也不能相信世事美好。
在這種感覺下什么也看不進去就隨意翻看朋友圈時看到一句話: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不會難過、傷心、失望。一類是精神病人,一類是死去的人。所以,只要你是人,你就會難過、會痛苦、會傷心和沮喪?!蓖蝗婚g釋懷了,一下子覺得全身都輕松了,霎那間身體有飄起來的感覺,那種沉重感像是突然間抽離出去了。
其實,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獨特的風景,你只有努力活成了自己,才會有足夠的自信面對不公、接受不等。也才會懂得:不公與不等才是世間常態!
一個歷經塵事的人,會慢慢知道:若是身上沒有優雅的樣子,就免不了有膚淺的樣子;沒有從容的樣子,就免不了有絕望的樣子。所以不斷內修,讓內心變得強大,學會自己與自己和解,自己給自己力量,才是我們這一生真正的必修課。
其實,說到底,我們不是活給別人看的,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就會忘了自己是誰,我們終其一生,都是在尋找一條讓自己快樂的旅途,而真正的快樂,是內心的豐盈與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