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偉大的靈魂
? ? ? ? ? ? ? ? ? ? ? ——讀《馬丁?伊登》后感
《馬丁?伊登》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杰克﹒倫敦。他于1876年1月12日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他是一個貧窮勞動者的兒子。生活的困苦和家庭的重擔磨練了他的意志,同時他也因此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憑著驚人的毅力,他最終成為了一名杰出的作家。
《馬丁?伊登》是一部自傳體性質的小說,作品中所描寫的生活幾乎都是作者曾親身經歷過的。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這本著作是最能代表他的藝術成就和創作風格。作品中的主人公是馬丁?伊登——一位靠出賣勞動力謀生的底層勞動者。他在偶然的情況下結識了露絲并對她一見鐘情。為了贏得露絲的愛情,馬丁打算開始從頭學起,立志要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
但是他的夢想卻遭到了他人的奚落,就連他最心愛的露絲也不能理解他。但是他就是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忍受了極大的苦難,最終他成功了。名利紛至沓來,最可笑的是拋棄了的他的露絲也要回到他的身邊。在嚴酷的現實面前,馬丁不得不冷靜地思考就得出結論:他過去朝思暮想地追求的一切全都是虛假的、偽裝的。資產階級社會壓抑的氣氛讓他窒息,終于他選擇自殺,逃離了那與他價值觀格格不入的世俗。
偉大的靈魂是不安現狀的,是向前眺望的。
主人公就擁有者這樣偉大的靈魂。馬丁?伊登是從一個除了豐富的生活經歷之外其他什么都不懂的底層勞動人民開始的,就那樣,努力地學習,最終實現了他的作家夢想。正如作品所描述的那樣,“最普通的參考書,一看就知道,每一個讀者都可以懂的,他卻不懂。”是的,除了知識上的零基礎之外,還有他本身處在勞動階級的重擔,這些都是他所要面對的困難。他完全可以選擇放棄,這樣也符合大家對他的期待,就沒必要去忍受那么多的不理解了。
但是,偉大的靈魂就是有著超越世俗的豪氣,它是不甘墮落的。于是,他開始學習,開始嘗試著去寫作。“每一本書的每一頁,都是窺視知識王國的一個小孔。”他為書中高雅的、浪漫的魔力吸引著。他就像是一塊干癟的海綿,忽而被投入到知識的大海中。對知識極度渴望的他開始瘋狂地去學習,不厭其煩、樂在其中地不斷充實自己的靈魂。“生活是海闊天空的,他處于一種永不冷卻的狂熱之中。一般人以為只有神們才具有的那種創造的歡喜,他卻具有。”正是這種隱忍,這種耐得住寂寞的心性成就了他日后的輝煌。天道酬勤,這位一直被現實壓迫的巨人最終掙脫了束縛,在露絲這位文學學士思想之外的世界翱翔,超脫于那些所謂的上層社會的人們。只有安于現狀的人才甘心為生活所奴役,最終喪失了生命該有的熱情。可馬丁?伊登的靈魂卻是偉大,是向上的。他選擇自己的堅持自己的信仰,斷然拒絕腐朽的舒適。
偉大的靈魂敢于去質疑,包括世人認定的、所謂的既定事實。
關于這一點,作品集中體現在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生活態度的對比上。露絲規矩地生活著,不敢對世俗的規范有哪怕是一絲一毫的逾越,不假思索地崇拜既成事理。對待學習,身為一名文學學士的她不過是復述別人的復述。而馬丁是截然相反的,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思想不可能為被世俗所束縛和欺騙。他不允許讓自己的口味輕易地去服從人類的一致判斷。
在露絲看來,這種對既成事理的攻擊,不過是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罷了。“她太頑固地陷在既成事物的壕溝里了,以至于對革命的觀念不能有任何的同情。”哪怕是她對馬丁的愛情也是這樣,她喜歡的是馬丁所擁有的強壯的體魄和水手獨有的頑強精力。她愛上他不過是把他當作是粘土,企圖把他捏造成世俗認可的男性形象。當馬丁不能按照她設定的方向發展的時候,她驚慌了起來。
最終,這種馬丁不服從世俗的不可控的局面讓她選擇了離去。在本書的高潮部分,即馬丁成名之后,露絲前來與他重修舊好,請求他的原諒的時候,她的性格依舊是軟弱的。馬丁是這樣呵斥她的:“在一個重大的關頭,正當你一生的幸福處在千鈞一發的危險的狀態的時候,你還是照著那個老樣子害怕生活——害怕生活和一個爽朗的咒罵。”
偉大的靈魂在精神上是凌駕于他所處的社會的。
《馬丁?伊登》深深地諷刺了社會的拜金主義,那種崇尚權力和金錢的庸俗的世俗觀。在他成名之前,無人過問,馬丁只能是自己孤軍奮戰,一切都伸出手來,把他往下拉——他所認識的每一個人,每一種生活的關系。露絲的父母把他當作是啟蒙露絲關于愛情認知的工具;他吝嗇的姐夫對他極盡嘲諷之能事,打心底里不支持他的寫作;還有那些編輯,馬丁?伊登明明已經把自己的靈魂都灌輸入作品中去了,但是換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退稿。
可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最后,他還是成功了!“他像一顆彗星似的在文學的世界閃過”。于是乎,金錢向他傾瀉而來了,聲名向他傾瀉而來了,那些編輯們的約稿和致歉信來了,離開他的露絲也來了,就連那些不認識他的人們也請他吃飯來了。為什么?因為馬丁有了金錢和地位。“馬丁?伊登,著名的作家,是從盲目的群眾心理中升騰起來的一陣煙,而且是由于盲目的群眾心理,把它吹入作為流氓與水手的馬丁?伊登的肉身里面去的。”
偉大的靈魂選擇上進的生活,即便困難重重、苦不堪言;偉大的靈魂同樣也拒絕骯臟的世俗,哪怕功成名就、生活不愁。最后,他憤然離去,選擇了用生命祭奠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