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Day198】今日所讀:《明6》P1-97
明6的開始便是張居正的離去和申時行的到來。
張居正給人太強悍的感覺,申時行卻是溫和有力,擅長和稀泥,處理各種復雜關系。
【1】廟堂爭奪,仍干實事
朝堂之上,爭奪之戰只多不少,有些人純粹為了利益,但是還有些人,他們有理想有追求,能夠利用權位去實現抱負,何其幸哉。想到了辛棄疾的那句:”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多么悲涼的處處受掣肘的政治生涯呀!歷史廟堂之中,此類連拳打腳踢都做不了的人太多了,如果能夠有幸”在其位”,并能”干其事”,可謂大丈夫也。
【2】言官之力,有妖氣。
“言官制度,最足壞事,故前明之亡,即亡于言官。此輩皆少年新進,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實得失、國家利害,但隨便尋個題目,信口開河,暢發一篇議論,藉此以出露頭角,而國家大事,已為之阻撓不少。”
——《李鴻章傳》
明朝的言官制度,確實是一種政治制衡。但所有事情都去彈劾的話,政治混亂、人浮于事!避免一些無事實無根據的彈劾,國家之力也不會被分散,大事也不會被遺落!
對于一些不怕死的蠻不講理之言官,雖實在敬佩其膽量!但請問,是否為妖氣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