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人生很長,而家很小,卻是這個世間最溫暖的地方。
周國平說,“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卻要載我們穿過多么漫長的歲月。”豐子愷說,“這里是我的最自由、最永久的本宅,我的歸宿之處,我的家。”
劉亮程說:“一個人心中的家,并不僅僅是一件屬于自己的房子,而是長年累月在這間房子度過的生活。”而在汪曾祺的心中,“家人閑坐,燈火可親”,是冬日最暖的場景。
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
家,是熱氣騰騰的廚房。
充滿著生活氣息的炊火與油煙,酸甜苦辣的菜肴和清脆作響的鍋瓦瓢勺。
家,是柴米油鹽的瑣碎平凡。
“我想跟你一起過柴米油鹽的生活,你做飯,我洗碗。只要一個溫柔的眼神,即使世界末日來到又如何。”
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
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當家詩》
家,不需要太大、太豪華,只要家人平安、歲月靜好就已足夠。
“什么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家,是每個平凡或不平凡的日子。
粗茶淡飯也好,酸甜苦辣也罷,家無非就是一家人其樂融融,朝夕相伴過簡單、平凡的日子!
落賴家風彼此知,粗茶淡飯暫相依。
弟兄畢竟難同活,不免分頭各自為。
——釋妙倫《偈頌八十五首·其六》
家,是團聚時的忘我歡歌。
“一家人最要緊是齊齊整整”。家的味道,是團聚的味道。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佚名《常棣》
家,是無怨無悔的陪伴。
這里有你最親的父母,最愛的孩子,還有拿最好的青春陪你過日子的親愛伴侶。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杜甫《江村》
家,是心里永遠的牽掛。
不管我們走得有多遠,哪怕海角天涯,都走不出它的牽掛。
家,是綿綿不絕的思念。
擁有的時候毫不在乎,在路上時又會依稀想念,那夜里等待你回來的微黃的燈光。
家,是心心念念的團圓。
每逢年節,少不了的是闔家團圓,餐桌上的人間煙火。
家,是母親平實的句句話語。
家,是父親厚重而深切的關愛。
家,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夜行人晚歸的路程。
家,是一束溫暖的陽光,可以融化心上的冰雪寒霜。
家,是夫妻共同經營的,編織著夢和苦辣酸甜的窩。
幸福的樣子,就是在婚姻里愛了一輩子。
幸福的家,就如一壺陳年好酒,用愛為材料,以歲月釀造。
經年以后細細品味,越飲便越有滋味,再難釋杯。
家,是不變的鄉音。
不管我們走得有多遠,哪怕海角天涯,不變的是鄉音,濃濃的是鄉情。
家,就是那個一生都在逃離,而又一生都想回去的地方。
家,讓你在笑和哭中找到真實的自己。
家,是你受了傷可以療傷的地方,是你可以卸下偽裝不用小心翼翼的地方,是你可以痛快哭泣的地方
家,是一支永遠的樂曲。
無論我們將來匯入哪一首歌,歌里都跳動著家的一節旋律。
家,是一塊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種下了理解,收獲了寬容;種下了體諒,收獲了和諧;種下了挑剔,長出了埋怨;種下了指責,長出了禍根。
或大或小,或貧或富,或在竹籬茅舍、高屋華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
“有的家庭,幾根面條就能撐起熱騰騰的日子;有的家庭,一堆金幣反而把日子折騰得七顛八倒。”
家,是大千世界的縮影,也是最能考驗一個人責任感的圣壇。幸福的家,需要我們用心經營。
畢淑敏說:
家啊,
是理解奉獻思念呵護,
是圣潔寬容接納和諧,
是磨合欣賞忠誠溝通,
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
愿我們,都能擁有這樣的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