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奈對薇薇說:如果,我知道有一天會這么愛你,我一定會對你一見鐘情。
而我,不知道有一天會這么喜歡集郵,當初一見鐘情。
今天偶然碰到身邊一位也集郵的朋友,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欣喜;前兩天收到一位很好的朋友贈送一本郵冊,興奮了整晚。感覺最近走了好運,2018,真好。
不記得第一次見到郵票幾歲了,小學的時候,在鄰居家一堆無人認領的信封上看到,一個新的世界打開了。
小時候家里也沒什么書信,自己也沒錢,上天入地到處尋找,偶爾獲得一枚,如獲至寶。當時也沒人指點,直接從信封上撕,弄破了一些郵票,想想捶胸頓足。那時候也沒有郵冊,都是很寶貝夾在書里。
去縣城上了初中,在地攤上10元淘了一本二手郵冊,小心翼翼裝進入,時時翻看,具體有多少張,哪張郵票在第幾頁都清楚。
周末除了逛書店就最喜歡流戀郵局了。就像孩子小的時候沒時間陪,有時間陪孩子又大了遺憾一樣。那時候縣郵局有很多郵票,無奈囊中羞澀,偶爾買點都是從牙縫里省。如果說有什么事情是我想回到過去完成的,有一件一定是買光郵局所有的郵票。
也是在初中看了《集郵》雜志,才知道很多集郵常識,原來郵票用水泡一泡就會自動脫落。還記得課堂上小心翼翼泡郵票,一張張拿出來在陽光下曬,看著郵票完美呈現的滿足。
高中的時候發生一件事情,差點就放棄集郵了。
很多知識來源于集郵,記得高中化學課本上出現了郵票,興奮了好久,當然并沒有讓我成為一個化學學霸。
真正爆發是在大學吧,手頭沒那么緊張了,常常有新增寶貝。很多次逛街的動力就是順便去郵局看看。高中同學散落全國各地,經常寫信過去,拜托尋找郵票,還特地交待要把寄過去信封上的郵票剪下來,回頭寄過來,汗顏!大一大二大家還沒戀愛,有時間搭理我,每周都會去信箱看看是否有信封或明信片。
親愛的們,你們的回信我都留著,我們之間不謝。
知道日語老師妹妹要來中國,給日語老師一百人名幣,拜托從日本帶郵票過來。原以為會有不少,結果只有幾張。
驚喜的是老師妹子從親戚朋友家收集了200多張使用過的郵票送給我,讓我感動到改變了對這個國家的一些看法。
那時候依然很業余,不知道定年冊,買郵票全屏自己喜歡,動物、植物、歷史類的特別喜歡,也不會考慮升值不升值,反正也不會去投資賣什么的。
有一種感覺,擁有就很幸福。
畢業后在吉首待了幾個月,QQ搜索集郵群,認識一位至今未某年的朋友,后面幾年幫我弄到生肖四方連和小本票,交給吉首的嬌或柵柵姐再快遞給在長沙或廣州的我。有一次送了我幾十張越南的郵票,這大概就是集郵人的慷慨。
在長沙的兩年,發現逛郵局沒有以前那么開心了,普票就是各種鳥,郵局展示的都是一本本豪華的冊子,更多賣包裝。新郵發行的時候,離火車站的郵局太遠,趕過去都搶完了。
開始淘寶買郵票,陸陸續續花了幾千,換了新的集郵冊,知道郵票袋的存在,把所有收藏穿了新衣服。
然后去廣州,在天河一家集郵店鋪買了2年年冊,即使去深圳了還特地去廣州拿。每年送明清家具小本票,好像沒有續集,一直在等。
去深圳后,發現可以預訂香港、澳門年冊,微笑。去香港買集郵冊還贈送郵票,掌聲響起來。
去年朋友小黑特地來深圳,補送結婚禮物,5張百元紀念鈔。你結婚一定要告訴我,雖然平時少聯系,這份情一直在心中。
現在因為工作關系,每年保持著訂年冊的習慣,不會像以前那么尋尋覓覓了。有朋友出國,也會叮囑遇上郵票了記得捎點給我,陸陸續續收集到了一些國家的郵票,不得不說,有些比咱國家設計更驚喜,請不要懷疑我對腳下土地的熱愛。
猶記15年5點多起床趕到郵局,準備搶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票,門口已經有一群老爺爺老太太搬個馬扎在郵局門口排隊了,而我似乎是最年輕的一個,可能下一代不會體驗到集郵的樂趣了。
午夜休息,后續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