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初中時代,班主任為了激勵大家的學習熱情,開啟了一項新令:允許學生自己以期中或期末的考試成績排名依次挑選座位。當然也不是完全的隨心所欲,而是相對合理的自由選擇,至少老師不會讓全班最高的同學坐在第一、二排。每半學期換一次座位,都是激動人心的時刻。
一直以來,我的同桌都是我玩得最好的朋友。她成績名列前茅,是語文課代表,班上前5名。而我的成績呢,比她大約落后2-3個名次,每次都是她先選好座位,因我不是很高,她多會選擇第二排或第三排的位置,成績排在我前面的同學都心知肚明,她旁邊的座位是特意留給我的,從來不去挑這個位置。所以兩個學期下來,我們都是同桌,但第三學期,有點不一樣了,我丟了自己的座位。
第三學期一開學,班主任就張羅著重排座位了。因我和好朋友上期都是坐在最中間的那一大組,所以這次我們只能選旁邊的小組了。好友的成績仍然在我前面,雖然我們中間隔著兩個名次,但我一點都不緊張,相信我們還會是同桌。
但我萬萬沒想到,成績排在我前面一向溫和不多話的數學課代表竟坐到了好友的旁邊,要知道,他可是個男生,我們大多都會選擇女生和女生同桌,男生與男生同桌,只有個別搗蛋鬼老師才會讓他與女生同桌。可這個怪胎竟不怕被同學笑話自己選擇和女生同桌。因為我是個小組長,而好友那組已有了小組長,我又不能坐在她后面,只好氣呼呼地坐到了數學課代表的后排。
這一整天我的心情都不好,第二天上學路上還和好友數落著數學課代表,可來到教室時,發現我前面的位置坐著的竟不是數學課代表,而是那個成績平平,喜歡捉弄嘲笑他人還自鳴得意的男生,他正仰著頭,得意洋洋的望著我們。那眼神,一看就令人生厭。我和好友理也沒理他,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整個早自習,前排都扭著頭,對我喋喋不休,說他如何懇求數學課代表并愿意把單車借用一學期,然后又跑到班主任跟前,說他近視了坐在后面看不見,若能坐到前面成績一定會提升很多,才獲取了這個座位。還誠懇地表示以后都要虛心向我學習,希望我能在學習上多多提點、幫助他取得更大的進步。
接下來的日子,少了些安靜,多了些嘈雜與鬧心。前排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生":上課講小話,遞紙條讓我幫解題,有時還低頭看小說;作業經常是搶我的抄,我這個小組長抽他背書時總有理有據地拖拖拉拉······更讓我生氣的是,他總是從自己的肩膀處隨手往后扔一些東西,要么是作業本,要么是寫了字的紙飛機······每次不是砸到我的額頭就是弄花我的作業或筆記本。我雖心有怨氣,但也不能拿他怎樣,我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若上課搞小動作被老師看到了,不僅會挨批評,還會打破在老師心目中的好印象。
可能是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前排開始變本加厲了,上課經常后背靠在我的課桌上,有一下沒一下的推動搖晃,弄得我都寫不了字,我的不悅心情也上升到了極點。那一天,我見前排穿了件很新的白襯衫,壞心思立馬上了心頭,把一支筆尖蘸了墨水的鋼筆對準了課桌前面的邊沿,只要前排的后背一靠上我的課桌,肯定會在他的白襯衫上留下星星點點。我為自己的小聰明在心里樂呵了整節課,看著衣服上的點點墨跡而他自己毫無察覺,我的小心臟都在歡快的跳舞。
第二天, 令我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前排帶來了一整盒水彩筆,去了筆帽,對著和他同桌的、我的好朋友的課桌邊一字排開的放著。盡管好友小心翼翼,但衣袖的肘骨處還是留下了幾個小點點。我又氣又急,下課后與前排開展了一場怒不可遏的辯論,最后雙方達成協議:前排不可再在上課時搞各種小動作打擾我學習,但我也要無條件地幫助他進步,解惑他不會做的題。
接下來的日子風平浪靜了許多,很快也迎來了第一次小試。我們小組的平均成績不是很理想,班主任在班會上鄭重其事的發了話,希望各組的小組長同班干部在專注自己學習的同時,也應該幫助并督促其他組員取得更大的進步。以后,老師還會以各小組成績進步情況和平時表現來選定優秀小組,評上優秀小組的組長和組員都能獲得相應獎勵。
老師的話一出,前排好像比我這個小組長還激動,每天在各組員間來回奔走打氣,還給我們小組起了個霸氣的名字——團結先鋒組。用他的話說,雖然我們小組沒有班長,沒有學習委員,但我們有個優秀的小組長和一個耐心很好的物理課代表,只要我們團結奮進,拿下第一、爭做先鋒壓根不是問題。在他的動員與影響下,那些成績差一點的組員,下課時間也開始和其他同學一起討論習題,有時也會來找我解答問題,我也會努力找資料或是請教比我成績好的同學逐個將問題擊破,再解釋給大家聽。我們小組成員因前排的摻和呼吁,對待學習的態度到是積極了不少。
我家到學校步行需半個多小時,前排家就在學校附近,步行5分鐘就到。每天他都會早早到校,主動把組員的作業收上來放在我的課桌上,還會告訴我哪個組員沒完成。有時候看我不開心,也會講一些蹩足的笑話逗我。漸漸的,我覺得前排也不是那么討厭了,對于他的陽光灑脫反而有了些好感。
期中考試如期而至,我們小組的平均成績雖不是最高的,但卻是進步最快的小組。班主任老師特別表揚了前排和我們小組另一個從四十幾名上升到三十幾名的男生,還給他們發了進步獎,其他組員也獲得了一個蓋有"獎"字的筆記本。前排拿著獎狀又叫又跳,說他長這么大第一次在學習上被人表揚。
期中考試后又得換座位了,這一次,我并不期待,反而希望老師忘了這事。在調座位前,前排偷偷塞給我一張小紙條,大意是他沒有找到愿意幫他占座位的同學,希望我能給他留下好友同桌的位置,依然坐在他后面,咱們還是一個小組。輪到我選座位了,我心中糾結又忐忑,若是不與好友同桌,這個位置之后被他人選中了,那不僅前排的心愿落空了,我也失去了與好友同桌的機會。我偷偷瞄了瞄前排,他正一臉拜托的看著我,我默默地在好友的后斜排坐了下來,內心卻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直到前排的大書包摔在我前面的課桌上,我才松了口氣。
我本是個膽小又有點內向的女孩,在前排的"教唆"下,我開朗了不少,有時還會跟著他們干一些"壞"事。好友也被我拉到了前排的團伙中,我們下課后扎堆打鬧嘻笑,也一起討論題目,日子過得輕快又豐富。
轉眼間,就到了畢業季,心中雖對新的學校新的環境充滿了憧憬,但更多的是不舍。離別終是來了,我和好友考入了不同的高中,而前排并沒有提及他將在哪個學校上學。新的環境認識了新的同學,也有了新的朋友,我和好友的聯系也漸漸少了。
多年以后,從一個中學同學口中得知,好友結婚了,很低調,并沒有請當年的同學,而新郎,便是曾經的我的前排。聽到這個消息,我在心中淺淺地笑了,有一絲失落與傷感。但每當憶起這些過往,內心終是羞澀與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