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關鍵劇情劇透,請放心觀看)
作為漫威的又一部超級英雄起源電影,《奇異博士》肩負著承接《美國隊長3:內戰》,引出《雷神3:諸神黃昏》,推動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發展的重任。而奇異博士擁有的操控時間和空間的能力,更有可能為漫威開啟“多重宇宙”,引入更多支線故事。如此關鍵的布局,和漫威先推出超級英雄單人電影,再在主線電影中進行組隊的一貫風格是一致的。
然而奇異博士在漫威眾英雄中卻算是比較邊緣化的一個,扮演他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之前甚至沒聽說過這號人物。那么這個人物身上到底有怎樣的魅力,成為漫威電影系列中重要的一環呢?
帶著疑問看完了《奇異博士》,我大概明白,這個有些另類的超級英雄,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脆弱卻又最具智慧的 —— 神棍。
起源
每個超級英雄的誕生多多少少伴隨著死亡或毀滅。布魯斯·韋恩的父母遇害,他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成為蝙蝠俠;彼得·帕克的叔叔被殺害,在懂得了“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后,他成為了蜘蛛俠。
斯蒂芬·斯特蘭奇是一名非常成功的神經外科醫生,擁有讓人羨慕的物質生活,他極為高傲自負,非常享受自己的能力所帶來的名望和財富。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徹底剝奪了這種能力,留下了嚴重的身體殘缺。他為了治療,散盡家財,最后在遙遠的東方尋求到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途徑。
這樣的故事,如果沒有斯特蘭奇成為奇異博士這樣的結局,簡直更像是文藝片的架構。
自我救贖之旅
古一法師為斯特蘭奇展示了他從未經歷過,甚至想象過的世界。這一段充滿迷幻色彩的神奇風暴,讓斯特蘭奇徹底從他自己悲悲戚戚的世界中驚醒。“你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如同井底之蛙?你看到的只是萬千世界中的一個。”
斯特蘭奇曾經擁有的一切就是他所認為,對自己人生最好的安排 —— 體面的工作、同行的崇拜、完美的聲譽以及奢靡的生活。他小心翼翼地經營維護著這一切,只接能讓自己揚名立萬的手術,拒絕風險極大有可能影響職業生涯的手術。他幽默、聰慧、目中無人,就像一只優美旋轉的陀螺,只為自己的向心力 —— 野心而旋轉,不惜犧牲醫德來保持慣性。然而車禍來臨,猶如陀螺被人狠狠踢了一腳,就算再想掙扎,也轉不起來了。
當無法掌控的命運剝奪了你以為能夠掌控的一切,那個舊世界也隨之遠去了。你所能做的,可能不是奮力拼湊已經碎了一地的昔日美夢,而是踏上前往嶄新世界的自我救贖之路。
沒有人已經準備好了
當斯特蘭奇還在苦惱自己來到卡瑪塔澤的初衷遲遲未能實現時,宇宙已經陷入了混亂。這個半吊子魔法師只好硬著頭皮迎戰,最后當然鎩羽而歸。然而,命運有可能在上一刻把你變成一無所有的失敗者,也可能在下一刻就把你推到拯救世界的風口浪尖。
對失敗的恐懼曾經是斯特蘭奇難以逾越的心理鴻溝,但是此刻,他被內心的聲音引領著,對世界有了更廣闊的認知和更深刻的感觸。曾經的他,醫術高明,然而治病救人只為了成就自己;如今的他,法術不精,迎面而戰卻為了拯救無辜。
用魔法療愈傷殘,回到過去的生活;還是放棄曾經的奢靡和虛榮,為保護世界而戰?他最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于是,那個狂妄自負的斯特蘭奇醫生不復存在,心懷信念和正義的奇異博士誕生了。一個人完成自我救贖,可能僅僅需要 —— 重塑價值觀。
和自己的缺陷說聲謝謝
漫威向來以塑造有性格缺陷的超級英雄而著名,這些超級英雄也因為有了缺陷而更加真實。蜘蛛俠是個靦腆、不善社交的窮學生,必須面對叔叔和女友的慘死;鋼鐵俠傲慢自大,遭遇綁架受傷后只能依靠鋼鐵衣保命;美國隊長雖然忠厚老實,但是遠離了自己熟悉的年代,并且因為時空緣故和情人不得眷屬;奇異博士則必須面對自己的身體殘缺,以及由此帶來的尊嚴喪失。
每個超級英雄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縱使他們能夠上天入地,擁有凡人望塵莫及的超能力,但面對這些深藏的痛楚,他們能夠做的,也只是和普通人一樣,live with it,接受并面對。
然而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些刻骨銘心的折磨和煎熬,還會有超級英雄誕生嗎?
矛盾的兩面
這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部把內涵上升到哲學高度的漫威電影,盡管在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里探討哲學顯得有點不倫不類。
《奇異博士》令人驚訝地融入了很多哲學思考:信仰和科學、感性和理性、精神和肉體、東方和西方、出世和入世、真實和虛幻、空間和時間。所有這些都是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的一體。
在成為奇異博士之前,斯特蘭奇是一名信奉科學的醫生,思維縝密且理性,對于神秘學嗤之以鼻。在身體遭到重創后,他開始尋求精神領域的治療,他自負外表下的柔軟內心也開始漸漸顯露出來。遠離甚囂塵上的紐約曼哈頓,獨自來到仿佛與世隔絕的加德滿都,斯特蘭奇經歷了一場難以分辨虛實的人生試煉。最終他獲得了掌控空間和時間的能力,甚至運用靜止的空間和恒動的時間擊敗敵人。
“矛盾”在這部電影里無處不在。作為頂尖的神經外科醫生,他是唯一能夠在不損傷神經結構的前提下醫好自己的人,然而受重傷的他,也是最不可能醫好自己的人;反派因為追求永生墮入無盡的黑暗,而他在獨白中卻哀嘆人生的苦難,既然人生是苦難的,又何必追求永生呢?古一法師擁有無上的智慧,永遠從容不迫,仿佛能夠看透每個人,可一個人如果能夠看破世事,還在塵世中停留是否是件很殘酷的事?她的高超法力還能讓她幾乎永生,而真正能夠永生的人覺得這是恩賜還是不幸?
奇異博士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殘缺的身體下隱藏著強大的意志和決心。這也是西方文化對于“魔法師”一貫以來的設定。《指環王》中的甘道夫,是個走路都顫顫巍巍的老人家;《龍槍編年史》中的雷斯林,是個弱不禁風的病秧子;哈利·波特是個外表普通的小男孩。他們都有著并不強大的身體和無比強大的精神。你大概很難看到,有哪個魔法師是個魁梧肌肉男,還拿著法杖念咒語的。
為什么是你 —— 奇異博士?
每個超級英雄的誕生和復興都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超人誕生于剛剛經歷經濟大蕭條的美國,二戰隨后爆發,超人就是對抗邪惡勢力的象征;美國隊長誕生于被卷入二戰的美國,是無數參戰士兵的強大化身;神奇女俠誕生時,女權運動正風起云涌。二戰后,人們渴望和平,美國隊長遭遇了幾十年的停刊。直到911事件后,美國隊長才從冰封中醒來,再一次為正義而戰。
誕生于上個世紀60年代的奇異博士,為什么在2016年突然躍上了大銀幕?
如同其他超級英雄一樣,奇異博士也有屬于他自己的年代,就是那個迷幻劑、精神藥物和反主流文化盛行的嬉皮士年代。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們,本來可以和父輩一樣,接受良好教育、努力工作、過上體面舒適的生活。然而這些人卻放棄了循規蹈矩,選擇了離經叛道,終日沉浸在藥物的麻醉和瘋狂的享樂中。他們無比憤怒,卻不知道為何而怒。
《奇異博士》充滿了迷幻色彩,從電影里那些無與倫比的特效場面就可以感受到,各種燈光聲影、光怪陸離、時空交錯,令人頭暈目眩。有趣的是,漫威掌門人斯坦·李在影片中友情客串的鏡頭,奇異博士砰一下掉在一輛公交車上,公交車里斯坦·李讀著赫胥黎的《知覺之門》,并且樂得哈哈大笑。這本書正記錄了赫胥黎為了探索思維和精神的無限可能,而服用迷幻劑之后的感受。書名“知覺之門”則出自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天堂與地獄的聯姻》:
”如果知覺之門能夠得到凈化,那么事物就會呈現它無限的原貌。一個人只有將自我摒除,才能通過狹窄的視野看到完整的世界。“
這像不像是古一法師說的話?
依靠藥物通往無限精神世界如同一個死循環,這顯然不是理解世界的好方式。因為最終藥物會控制人的思想,只有經過生活歷練并尋求感悟的人,才能擁有強大的精神能量。奇異博士就是其中一個。
這是一個最辛酸的超級英雄,也是最接近現實中普通人的超級英雄。在此之前,除了蜘蛛俠是青少年不談,綠巨人是科學家、鋼鐵俠是富二代、美國隊長是二戰老兵、雷神是天神。他們都離我們太遙遠,他們的生活是我們遙不可及的。而奇異博士則是一名中產階級精英,通過自身努力完成良好教育,經過年復一年的實踐苦練成就一番事業,最終躋身于令人艷羨的上層社會。這不就是美國夢的實質嗎?無論你是什么背景和出身,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沖破社會階層,實現夢想中的人生。
然而,過去的20年里,美國中產階級逐步衰弱,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美國夢實現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金融危機的到來更是雪上加霜,如同摧毀了奇異博士的車禍一樣,也摧毀了無數中產階級的生活。作為曾經的世界霸主,美國面臨著無法逆轉的衰落,整個國家籠罩在失望、自我否定和懷疑中。就連今年的美國大選,特朗普也是據此作為他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強大起來!”
這部電影此時出現,無論是在個人層面:引導生活陷入絕望的普通人,通過建立強悍的精神世界重回自信,從而擺脫泥潭;還是在國家層面:重拾日益遠去的美國夢,給予民眾希望和未來;都在訴說一個簡單的道理:“拯救世界之前,請先拯救自己。”
告別沉重
說了那么多嚴肅的話題,我們來談點輕松有趣的吧,不然看電影都變成了一件很累人的事。。。
先說說男主角,奇異博士在電影中的形象是傲嬌自我還有點毒舌,怪不得這個角色只能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來演,尤其是在他成功塑造了福爾摩斯之后。用演員自己的話說,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福爾摩斯和托尼·史塔克(鋼鐵俠)的結合體。在這之前,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很少請一線大腕來擔當主演,除了《X戰警》的全明星陣容以外,小羅伯特·唐尼出演鋼鐵俠時正值事業低谷,克里斯·埃文斯出演美國隊長之前能讓人記住的似乎只有美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出演雷神之前是個來自澳大利亞的大傻個兒。而《奇異博士》竟然愿意推遲上映也要等檔期沖突的本尼迪克特來演,可謂是用心良苦。
作為英國學院派演員的代表之一,如日中天的本尼迪克特可謂不負眾望,他的表演相當有說服力。最成功的的角色是讓人又愛又恨的角色。上一秒還在裝酷耍帥,讓人不禁吐槽就你最帥最有錢。。。下一秒車毀人殘,窮困潦倒,又讓人心痛唏噓。表面上話語刻薄,硬生生把前女友趕走,可背地里卻念念不忘舊情,天天寫電子郵件,癡癡等回信。這樣個性鮮明的角色設定非常有記憶點,而本尼迪克特又賦予了他冷峻收斂的氣質和幽默的本性。再加上他本人席卷全球的強大影響力,這個角色恐怕已經成為萬千迷妹熱烈追捧的新寵。
再來說說女主角,盡管我知道漫威電影里的女主角向來是裝點門面用的,但是這么沒存在感的女主角,我也是驚呆了。瑞秋·麥克亞當斯是美國甜心的代表,擅長飾演溫柔甜美的鄰家女孩,這一次她飾演克里斯汀·帕爾默,一名外科醫生。然而她和男主角的互動基本是為了配合笑點,想看感情線的可能要大失所望了。女主角的戲份實在少得可憐,導演吝嗇地連個吻戲都不給,情到濃時竟然只是親吻臉頰。。。這能是住在號稱花花世界的紐約曼哈頓居民的作風嗎?話說兩人深情對視時,可以看出男主角的臉至少是女主角臉的兩倍長。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我漸漸明白了,原來古一法師才應該是女主角,至少從戲份上講是這樣。但當奇異博士的招牌紅披風出現,并對他一見鐘情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披風才是女主角。導演你真是夠了,女主角戲份太少,男主角只能和自己的披風玩曖昧。
接下來說說影片中的其他演員,這可能是繼《X戰警》之后,漫威電影中演員陣容最強大的一次。不僅男主角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提名過奧斯卡,女主角瑞秋·麥克亞當斯也提名過奧斯卡;飾演古一法師的蒂爾達·斯文頓是威尼斯影后和金球獎影后,并且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飾演大反派卡西利亞斯的麥德斯·米科爾森是戛納影帝;飾演莫度男爵的切瓦特·埃加福特也提名過奧斯卡。這樣的陣容,是不是分分鐘亮瞎你的眼。
更有意思的是,主要角色沒有一個是美國演員。奇異博士、古一法師、莫度男爵、圖書館老王清一色的英國人,女主角是加拿大人,大反派是丹麥人。英國演員已經逐漸攻占超級英雄電影市場,蜘蛛俠安德魯·加菲爾德在英國長大、超人亨利·卡維爾是英國人、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也是英國人,現在連飾演奇異博士的本尼迪克特也是英國人。口口聲聲說不要全球化的美國人,你們的超級英雄已經全球化了。。。
最后要說的是,有兩個彩蛋!有兩個彩蛋!有兩個彩蛋!正片完結后有一個,所有字幕滾完后還有一個,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厚著臉皮坐等到最后。彩蛋暗示了奇異博士和洛基必有一戰,想想都有點小激動。本尼和抖森兩個英倫頂級男神要互毆啦!其實在原版漫畫中,奇異博士和洛基是很有淵源的。奇異博士的法力還不夠強大時,就曾經被洛基痛扁過。而在漫畫中,奇異博士可是有正牌老婆的,名叫克莉,也是一名強大的法師。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克莉曾經背叛過奇異博士,和洛基在一起過。奇異博士和洛基互斗并且還是情敵?!這樣狗血的劇情不知道會不會出現在續集中。
文章的結尾,再奉上雞湯一壺,無論是失控的人生,還是失控的宇宙,強大的內心和智慧始終是面對敵人最有力的武器,不管這個敵人是曾經的自己,還是威脅全人類的惡霸。愿你們都能有奇異博士的奇異魔法。
---------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字部分為作者原創,轉載或引用請注明來源。
參考引用:
Doctor Strange review – Benedict Cumberbatch relishes an eyepoppingly freaky extravaganza, Peter Bradshaw, The Guardian - Film News
《嬉皮士的繁榮與衰落》,Jennie Rothenberg Gritz 張寶鈺,青年參考
《美國夢碎:中產階級之殤》,譯自德國《明星》周刊,就愛閱讀
《漫畫史上奇異博士和復仇者幾次交集》,肯尼迪里昂,豆瓣電影
《『百科-角色』克莉(Clea),奇異博士的妻子,黑暗世界的魔法女王》,青衫水龍,美漫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