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多半年沒有回過婆家了,一想起回婆家,內心翻騰的像滾燙的熱水,我不想去面對公婆,公公倒也罷了,特別不想去面對婆婆,實在是不喜歡婆婆,從內心深處,與她相處的日子充滿了天昏地暗地折磨。
老公的大姐突然打電話給他,說你帶著兩個孩子還是回家一趟吧,爸媽都想孩子了。然后老公對我說讓我一起回去,我說你帶老大一個回去吧,我不想回去。
然后老公就讓我說原因,我說我不想說,更不想和你吵架,影響感情,我寧愿不說。拗不過他,他讓我開始說。
我說,“我回去干什么,你媽又不歡迎我,也不喜歡我,好長時間不回去了,回去一次也不熱情的招待我們,讓我們自己弄飯吃,她出去不管了。然后不回去了,現在又嫌我不回去。”
老公說,“那咱們有手有腳,自己弄飯吃,怕什么。”
我說,“那么長時間不回去,回去應該是熱情的招待呀,怎么會這么冷漠地對待媳婦,這讓我的心里多么的難受”
我說,“吃肉的時候,給你加一塊肉,給孩子夾一塊肉,就是不給我夾,當時你看不過,給我夾一塊,我內心是感激你的,假如你當時不給我夾肉,我的內心都要委屈死里,背后不知道要心痛多少次,流淚多少次。”
老公說,“那你不給媽說,你說你光給你兒子和孫子夾肉,不給我夾,媽你也給我夾一塊。可能媽覺得不好意思,覺得和你生疏所以不給你夾肉”。
我說,“我不會說那些話,我懂事,不會說一些直白的話,我寧愿不說。媽不是生疏,剛結婚那會,她也給我夾肉過”。
老公說,“那你光記得這次不夾肉”
我說,“上班的時候,媽在這里帶孩子,做飯,我下夜班,洗完了,媽在那里假裝掃地,我就自己去廚房弄飯,她看見我自己弄飯,不好意思,又礙于情面給我弄飯。你每次下夜班,不管你洗沒洗,媽都會急急忙忙的在廚房給你做飯,沒有說下夜班你下班了在那里假裝掃地。這次其實對我來說傷害也不小,難道媽把我當外人嗎,她光給兒子,孫子做飯,不給媳婦做飯?”。
老公說“像這種情況,你就對媽說,媽我餓了。”
我說,“你休假咱們回婆家住了幾天,下午吃飯時間,媽就去找借口說是她出去買東西還是啥的,我一般下午不吃飯,反正她不給孩子熱飯,讓我給娃熱飯。其實她不給孩子熱飯,我就會去熱的。但是她卻采取了耍心機的方式,每天下午找借口出去。結婚以來,大姐和二姐回家的次數比我都多吧,但是大姐和二姐每次在家,下午大姐和二姐出去玩,回來媽都會急急忙忙的給大姐和二姐做飯。”
我說,“媽做事真不行,真的,我如果是鄰居,我肯定不會難受,可是我卻是這樣一種微妙的關系,我怎么可能不委屈,怎么可能不難受,我都要委屈死里”。我一邊哽咽,一邊抽泣,一邊哭,好像要把所有的委屈吐露出來。
老公說,“媽和爸是農村人,家里也是山里,接觸的人也少,圈子小,為人處世有所欠缺。不像是機關單位,事業單位,那些父母,人家的圈子大,接觸的人多,為人處世能夠比較好一點。”
我說,“媳婦是自己兒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陪伴自己的兒子到老,老了需要媳婦照顧自己的兒子,怎么能那么輕視媳婦?”
我說,“你知道我為啥老二五個月后以后不讓媽來幫忙了嗎?以我對媽的了解,我心里有想過過了百天,讓她回去。可是這次月子媽對我還挺好,我心里很感激,所以我想不會像第一次那樣對待我,人可能是會變得,但是我錯了。媽有一天背后生氣地說,我不洗你和老大的內褲。自從過了百天,我就沒讓媽幫我和老二洗衣服,都是我洗。”
我說,“老大那個時候半歲之前一直是在村子和爸媽一起住,孩子還小,媽在院子洗衣服,停一會媽就看一下窗戶,停一會看一下窗戶,我在那里看手機,余光能夠看到,果不其然,媽讓我去到院子幫她洗衣服。她就看不得我帶孩子看著舒服,想讓我累點,和她曾經的經歷等同,心理能夠平衡一些。咱倆去給老大看病,回來之后我還在坐下來,媽就說,讓你把孩子抱著,讓我和她和奶奶一起包包子,然后我過去找剪刀,爸爸對我說,你把孩子看好。爸爸的意思就是說,我光把孩子看好就行了,媽的意思是我不光要帶孩子,還得幫著做其他的,不能閑著。逼得我實在沒有辦法,在村子待不住,和你過來一起住。”
我說,“媽說她和我一起帶兩個孩子,說了兩次,我說不用了,我自己可以帶。我寧愿再苦再累,自己帶兩個孩子,也從不抱怨,我也不想再受這種氣”
我說,“大姐和二姐老是摻和咱們的日子。”
老公說,“她們是想讓咱們日子能夠好一點。”
我說,“她們不摻和,咱們就沒事,一摻和就有事。這叫好心辦壞事。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婆婆,是三個,兩個大姑子都是婆婆,也不是我對她們有敵意,是無形中給予我壓力,我在面對婆家的時候很大的壓力。”
我說,“為什么不贊同男的當上門女婿,是因為知道女的嫁到人家里,要受無窮無盡的委屈,他們都是一家人,而你一個人是外人。”
老公說,“聽你說這么多,感覺矛盾太多太多了。”
老公說,“假如咱倆年齡大了,孩子都不回來,你會怎么想?年齡大的人都喜歡兒孫都在跟前,熱熱鬧鬧。”
我說,“從前,我一提起你父母,你一定會暴跳如雷,和我吵個天翻地覆,不到目的不肯罷休。把感情傷的遍體鱗傷,面目全非。”
老公說,“人總是會成長,我不想為這些事情再去吵架,再傷咱們的感情,只想咱倆把這家過好,和和氣氣,夫妻同心同德怎樣把日子過好,”
我說,“我以前從來沒有奢望過你會真正理解我,別人也曾對我說,他和你在一起時間比他父母時間長,以后肯定會站在你的立場想問題,當時我無論如何不會相信你會如此改變,我真的不敢相信,今天這次談及你父母,你能夠如此的心平氣和地聽我的傾訴。”
老公說,“我只想咱們大家庭和睦,保持和諧關系,對于我媽,只能勸你大度,大度,我過去罵媽,你想看到嗎?”
我說,“我也不希望你罵她,這樣她會把氣撒到我身上。”
老公說,“我想把你心里的疙瘩解開,不要積累到一定程度,你和媽大吵一架,徹底決裂,想要彌補也彌補不了了。”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有種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徹底釋放的感覺。我因為婆婆和老公總是吵架而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感情,所以我不再在老公跟前說過婆婆一句事情,在與婆婆每次有矛盾的時候都不會去正面面對,更不會去說婆婆。采取不見面,不交流,冷漠的方式。導致我的心理存在了非常多負面的情緒累積,我也不敢去觸碰它,直到今天晚上。
不管在婆婆身上,媳婦受了多大的委屈,那都不是事,重要的是老公這個中間人是否會調節,是否會真正的去理解妻子,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責妻子,讓妻子內心的負能量永遠無法排泄,形成巨大的家庭隱患。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看見了腫腫的眼睛,但是我卻釋然了。下午跟著老公一起回婆家了,路上雖然我的內心仍然有一些排斥回婆家,但是我敢于去面對了,不管結果與否,我卻不會再恐慌。
到了婆家,公婆很熱情,大姐和二姐也很熱情,大姐和二姐家的孩子都在,一家子其樂融融,說說笑笑,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家和萬事興”嗎?畫面很和諧。
我也在思考,反省自身…
婆婆,她是一個農村婦女,她的眼界,思想,思維,待人處事,都已經深深地烙印在她的骨子里,對于我這個媳婦而言,我無法改變,也不應該去改變。
適應,去適應人性的不完美。媳婦對于婆婆來說,沒生,沒養,沒感情,沒血緣,就不要強求她像對待自己孩子那樣對待你,正因為人性的本真,才讓婆婆對別人的孩子和對自己的孩子有差別,要正視這種正常現象,不必糾結如此。只要婆婆大體上對于媳婦是好的,那就是好婆婆,不能過高要求。
當然也有那種智慧的婆婆,善待媳婦就是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兒子。但畢竟大部分婆婆都是普通人,就像我婆婆一樣,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形象。
在與人交往之中,我的心靈還是很脆弱的,別人的舉動,話語,眼神對我來說,擊敗我,打到我是那么的不堪一擊。在未來的日子里,我要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讓心靈變得強大,那么一切的與人相處之道,都不會那么的難倒我,讓我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