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財稅的越來越規范,稅務也會越來越關注關聯方定價。
關聯方定價會涉及到轉移利潤,高稅率地區向低稅率地區轉移;大中型企業向小微企業轉移,關鍵就是那個稅率差。
所以即便是內資企業,即便都是自己控制的企業,雙方之間只要有交易,一定要注意交易定價的合理性。
關聯方定價要遵循行業規則,比如行業平均毛利率在30%左右,那價格中的毛利率最好就在30%上下,過高過低都有可能引起稅務的關注。
行業內交易雙方各自承擔哪些費用?按行業規則走是沒什么問題的,比如行業內都是供方支付送貨費用、安裝費用,企業實際也是這樣操作的,一般沒什么問題。
另外,交易合同中對費用的約定也很關鍵,哪些費用是供方承擔,哪些費用是需方承擔,并且在價格里已經得到體現,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財務一定要重視合同,不論是采購合同還是銷售合同,不論是對外合同還是內部合同。
有關聯交易的母子公司之間,當稅務部門關注子公司的關聯方定價合理性的時候,那感覺真的是有人在替子公司爭取利益,比子公司去總部爭取利益有用多了。
特別現在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一定要重視關聯方定價,因為稅差比較大,很容易被查關聯方定價的公允性。
當然,對于完全競爭的行業,除非定價明顯不合理,一般也不太會被核定。
總之,金稅四之下,稅務越來越規范。每一條稅法都會被執行,之前很多默認不查的地方,可能都會被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