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奈有記憶開始爺爺一直是瘋瘋癲癲的,嘴里喜歡一直念叨一些毫無邏輯的話,然后去村子周遭閑逛。
? 村里的人都習慣了爺爺的瘋癲,有時候大家甚至會陪爺爺閑聊一些奇奇怪怪沒有邏輯的話題,小奈也習慣了爺爺的瘋癲,她大多數時候都無視爺爺說的話,爺爺也不介意,只是自自己說自己的,然后在任意想走的時候出走。有時候小奈會不耐煩的跟爺爺說話,爺爺也不介意,從不生氣。
? 有一次爺爺不知怎地跑到小奈學校去了,在高年級的班上那些頑皮的小子一直開爺爺玩笑,還大聲叫他“瘋子”,爺爺卻和這些小子玩得很開心一樣。后來上課了,老師來把爺爺勸了出去。小奈是從別人口中聽說這件事的,因為爺爺去的高年級在操場的另一邊。但是小奈還是很生氣和羞愧,不管老師和同學拿不拿這件事取笑自己,他們都已經知道自己是“瘋子”的孫女。
? 小奈放學回家后和爸爸抱怨了一通,高年級的表哥也給奶奶說了學校的事,大家一起聲討了爺爺的行為,不準他再去學校。爺爺許多事情上根本不會聽家里人的。可不知為什么他真的再也沒有在小奈和表哥上學期間去過學校。
? 聽奶奶說,爺爺小時候也是很正常的,那時候爺爺家里蠻有錢的,爺爺上學成績也很好,寫得一手好字。只是突然某天,爺爺發了一場很嚴重高燒,家里人并沒有引起重視,等燒退了后,爺爺便有些不正常了。奶奶家自幼非常窮困,那時候奶奶的爸爸去世了更是雪上加霜,她便被送到了爺爺家做童養媳,也開始了無比辛苦的一生。
? 在娛樂設施極度匱乏的鄉下,人門都是自己發明小游戲自娛自樂。爺爺喜歡走一種兩人對弈的“六子沖”,畫四乘以四的方形格子,兩方各執六子,可以是小石子,小果子,葉子,竹片,木條……然后按起始的規定擺好六子開始一人一步移動自己的“子”,當一個橫向或者縱向上,自己的兩顆“子”剛好正對對方的一顆“子”,且無其他多余的“子”在這條線上時,對方的“子”便算做被吃掉,即會被拿掉,最后誰的“子”只剩一個誰就輸了。有段時間爺爺很癡迷這個游戲,他一有空閑就擺好局讓別人和他來一盤,大多數人都會輸給他,每次爺爺贏了都會很開心。
? 不過大人們很少愿意陪爺爺玩這個游戲,所以爺爺就讓小孩陪他一起下,那時候他教會了很多人下這個“六子沖”,小奈也是爺爺教會的,一開始小奈總是輸,便興趣缺缺,不喜歡這個游戲,爺爺為了讓小奈能陪他玩總是讓小奈一兩顆“子”或者讓她先走兩步。這樣多少算勢均力敵了。不過小奈隨著經驗的豐富,她開始不需要爺爺讓也能贏了,后天她總是能一直贏下游戲,爺爺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再喜歡這個游戲。
? 爺爺在鄉下的時光算是閑適安逸的,奶奶的為他生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兒都順利長大,家里雖然清貧,但鄉下人都是清貧節儉的,雖然有嫉妒有錢人,鄙視窮酸者的行為,但大多數也只是嘴上說幾句,行為上都相安無事。況且爺爺的境遇在外人眼里也算是悲慘。所以,只要爺爺做得不算過分,比如去別人山上撿點柴火,掐一根別人菜園子里的黃瓜,大家通常也警告他下次不要這樣,都不和他過多計較。
? 因為小奈的伯伯和叔叔很早就都去了新疆,也在那邊掙了不少錢。后來便把爺爺和奶奶接去了新疆想讓他倆享幾年清福,老家的二叔也跟著過去打工,在一個夏天的早晨,他們便出發去了很遠的地方。小奈雖然很舍不得,但也沒有特別傷心,小時候對于離別沒有概念,不會覺得離開就會看不到什么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