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離別江南多年,關于江南的記憶也隨著歲月的流逝遠去了許多。我卻很難忘記那一片低矮的桑林、衰老的艄公、破舊的小船以及與這些記憶相伴相隨的五月的日子。
? ? ? 江南到了五月,正是迷人的季節,梅雨尚未到來。我暫且不用理會那雨打芭蕉的閑愁,也無暇去回味家鄉那沙棗花香的親切。那時,最吸引我的是距離學校不遠的那一片低矮的桑林。記憶中的桑樹總要與一艘破舊的小木船和一名老艄公聯系在一起。因為我們與桑林之間隔著一條不到十五米寬的小河,艄公就成為聯絡此岸和彼岸的使者。艄公年事已高,總是佝僂著腰,沉默不語,獨自居住在河邊的茅草屋里,平時侍弄屋前那一小塊菜地,有人到河對岸的桑林時,他才搖動船槳慢吞吞地擺渡。我們這一群意氣風發、天真爛漫的青年學子總與那沉默寡言的老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每次,老人笑瞇瞇地將我們擺到河對岸,等我們笑夠、鬧夠之后,再默默地將我們擺過來。老人只收我們兩角錢,我們離去時,只看到老人越發佝僂的背影,沒有人注意到老人的孤獨與寂寞,以及他年復一年的衰老。那時的我們太年輕,無法悟出關于生命的一些東西,也從未體味過什么是挫折。
? ? ? ? 臨近畢業的那個五月,我又一次奔赴那片桑林。那時的我對于自己的畢業去向舉棋不定,從個人意愿來講,我很想留到姑蘇,可我無法走出母親牽掛的目光,無法揮去濃濃的鄉愁。帶著滿腹的惆悵與彷徨,我又到了那條小河邊,還是那條小船,只是小船顯得更加破舊了。擺渡的卻是一名中年人,他告訴我們,老人是他的父親,年輕時以擺渡為生,后來日子富裕了,卻又不舍得離開他的小船,老人已于那一年的三月離世。他的兒子接過了這艘小船。回校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明白了人有時要放棄一些東西。
? ? ? ? 畢業后,我回到了沒有河、沒有桑林的故鄉。于是,我常常想起那一片桑林,那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河以及那孤獨的擺渡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