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推崇習慣的力量、自控力、刻意練習,把自己強行壓制在循規蹈矩的軌道上。長期堅持這樣的方式確實能讓你比大多數人突出。
而《混亂》這本書的作者哈福德卻告訴我們任意震動、制造混亂反而會激發創造力。它會把你的思維從正常的按部就班的模式中抽離出來,讓你進入一個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具有想像力的世界之中。
循規蹈矩的生活效率并不一定如你想的一樣-更高。有研究發現把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其實效率更低,因為你整理資料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整理完了的資料并不一定會看,卻由于其中凝聚了你的勞動付出了心血而舍不得扔掉,占據一定的空間,最后文件越來越多找起來更麻煩。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資料隨手扔在桌子上,用哪個拿哪個,用完房子最上面,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保證最常用的那個一直在最上面。
創新就是打破規則和原有的循規蹈矩的生活作斗爭。谷歌至今保留著允許工程師折騰的好傳統。有一次,一個工程師給后勤部門打電話,說他不喜歡自己辦公室的一面墻,能不能來人把這墻拆了。第二天后勤派人去看,發現工程師自己已經把墻拆了,后勤沒說什么。沒多久,這個工程師說似乎還是原來那面墻好,能不能再給修上?后勤沒說什么,給他修上了。
亞馬遜的創始人杰夫?貝佐斯,總是在沒有準備好甚至根本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一旦發現新機會就不顧一切搶占市場低價的先機,迅速占領市場,然后再去面對吃不下來的流量、資金鏈斷裂裂的風險。
企業家正式由于善于打破常規才能出奇制勝。
對個人來說,首先你得通過自控力通過不斷刻意練習打下一定的基礎,擁有讓自己折騰的資本。然后就不要躺在功勞簿上循規蹈矩了,善于打破常規,多個項目齊頭并進,在多項任務中快速切換你的注意力反而可以激發創造力。制定計劃時最好只制定中長期計劃,不要把計劃定的太細,否則某一天你沒有完成任務后,就會步步跟不上,這樣很打擊積極性,很容易放棄。反倒是一個看似沒有什么特別具體的工作時間安排的中長期計劃,通過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復盤,反饋,提高,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習慣了在常規中生活的我們是否可以嘗試一下偶爾制造個小混亂來激發熱情、積極性和創造力,給創意插上一雙小翅膀帶自己去飛翔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