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木心《從前慢》
我們都活在現(xiàn)代社會,什么事情都要求速度,才有了所謂的“拖延癥”,以前社會似乎沒產(chǎn)生這個詞。現(xiàn)帶社會一切都是加速度,從國家到個人,都化繁就簡,提倡時間就是生命,但是時間我們提上去了,生命的質(zhì)量沒有提升,甚至下降了。就讓我從以下幾方面說說。
一、 手機
似乎所有人都在刷手機,大到成人,小到2、3歲的孩童,無一例外,包括我。手機對于我們的吸引力太大了,什么不懂,手機搜索就搞定,讓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介紹歷史的場館成了擺設;微信等各種社交媒體的存在初衷是為了人溝通的方便,反而使人懶得和朋友面對面的交談;各種手游的存在讓小孩到大人沉迷于虛幻世界而忽略了與家人的正常溝通,甚至發(fā)生一言不合就跳樓的慘案。
二、 郵政
現(xiàn)代人很少有寫信的,基本都是微信,其他電子消息方式,或者郵件。我給我媽媽在2020年親筆寫了一封信,從西雅圖郵寄到沈陽,花費了兩個多月。媽媽微信和我說,你直接一個微信不就好了,我說,我要的就是那種慢慢的 “儀式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親筆寫信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儀式……
三、 外賣
媽媽說,現(xiàn)代人吃飯都講求速度,的確,打工在外午休時間本來就不多,如果單位沒有食堂就只能叫外賣。不打工的也一樣,人們?yōu)榱俗悴怀鰬艟推穱L到各類美食,也點外賣,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堂食手工水餃,發(fā)現(xiàn)外賣的袋子比店里的座位多很多……除非你閑得無聊,或者想體驗餐廳的風格,一般人們都點外賣。
四、 快遞和網(wǎng)上購物
我很少去商場或?qū)嶓w店買東西,一是我腿腳不好,二是快遞速度快;快遞的興起似乎也就不到十年,但是它給實體生意帶來了巨大沖擊。以前去商店才能買到的商品我們輕輕一點立即下單,物流就會以極快的速度送到我們面前。
“多快”似乎并沒帶來“好省”。大大造成了人們的沖動消費,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似乎眼前提高了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但從長遠來看,快遞盒子、人們沖動消費給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不可估量。
五、 電子書 和AI
看好一本書?不用去書店購買紙質(zhì)書,直接下載電子書就好,不想讀或沒時間讀?沒關系,可以聽書。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似乎對一切都失去了耐心,包括書籍。包括寫書的人懶得去構思情節(jié)而是用AI 構思,當然本文不是。現(xiàn)代寫書的也沒有用筆書寫的,都是電腦打字,就像我現(xiàn)在一樣。當然了,我現(xiàn)在的字歪歪扭扭,也無法手寫然后上傳到簡書上。
當然了,這一切都有兩面性,科技的產(chǎn)生是為了服務人類而不是奴役人類。我看到外面刮的大風,塑料袋在小區(qū)上空飛舞,產(chǎn)生寫這一寫作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