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靠譜》書評
你靠譜嗎?
前段時間,我家先生公司里有員工出差回來,當時是晚上,還是給先生打了電話簡單匯報一下。掛斷電話后,先生和我說,這人靠譜。然后又例舉了公司另一個員工相反的作為,非常的不靠譜。回味了一下,思考自己這小半生的所作所為,好像是在從一個單位里有點不靠譜的職員,慢慢的過渡到現在比較靠譜的科員了。這其中,隨著年齡的增長,經事的紛多,學習的不間斷,才有這些變化吧。于是第二天在微信說說上寫到:所謂靠譜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不玩心機,真誠以待。——時間是2017年9月3日08:29
好像打伏筆似的,10月12日這天,跟劉主編學習的[快速閱讀法]30天速讀30本書瘋狂訓練營,就讀到了《靠譜》這本書。當時想著無非是心靈雞湯之類的書籍,教人怎樣做一個靠譜的人吧。于是悠然自得的拿起書,翻開目錄,驚詫了我!這、這、這根本就是和我的想法大相徑庭嗎!于是低下有點小傲嬌的頭顱,認真而耐心的看下去。
其實說句實話,一開始看著這書名,很中國很家常的一個詞了,怎么都沒想到是日本人寫的。因為八年抗戰的事,對所有一切日本的事都很抵觸,包括物和人。所以如果不是參加這個閱讀訓練營,根本就不會買日本人寫的書——也許很多人認為很可笑,我也覺得可笑,但又覺得也沒什么可笑的。既然參加了學習,那就得聽老師的話,從這點側面證明,我是一個靠譜的人吧。
作者大石哲之是一名經營顧問,書的副標題:頂尖咨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所以作者是從工作入手,教你怎樣掌握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技能和本領,使你能夠在不同領域、不同職位上都會有出色的表現,然后讓你成為一位人人認可的職場里的靠譜精英。雖然很是反感日本及日本所有的一切,但日本人做事的嚴謹認真態度,卻是不可否認的。這本書里推介的職場人的工作方法,從高效溝通到縝密邏輯,從資料制作到商務精神,非常詳細,這也符合日本人瑣瑣碎碎的嚴謹認真的特點吧?
《靠譜》一書從溝通、思考方法、資料制作、職業化素養四個方面,用心總結出的三十個工作技巧,不但給初入職場的新人一些幫助,就連浸淫職場多年的老將也會受益多多。
一,溝通技巧
職場人的溝通能力,是你工作效率的量化標的之一。溝通能力強,不但會為你的工作省去很多時間和精力,讓你的工作效率翻倍,甚至會為你那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品和人際關系加分。那怎樣才能成為溝通行家呢?溝通技巧的首要核心是“解決問題”,所以作者從幾個方面概括了職場人的溝通技巧。先講結論。遵循PREP模式,(結論-依據-具體事例-重申結論),不著急對問題做“第一反應”。直奔主題,不找借口。用數據說話。學會使用邏輯分析和推理。不但要說明白,還要讓對方能夠聽懂,照顧到別人的理解力。充分理解對方的期望值,比別人想的更多。更要超越上司的期待。當這些都能做到,并且得心應手的時候,基本上算是職場老手了。
二,邏輯思考技巧
邏輯思考的原理就是云(現象)、雨(結果)、傘(應對)。所以對邏輯樹的熟練應用,會幫你思考問題更加全面和細致。不要忽略了邏輯推理關系,不能只說解決方法,卻沒有分析。也不能沒有過程,只講感受。更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提出預案,驗證每種預案可能的結果。最后凡事多問“為什么?”,發現事情背后的原因,提出自己的想法。當這些技能學會并且運用熟練,你就不再是職場里那個唯唯諾諾,只能聽別人吩咐的小卒。你會成為有頭腦能分析的有工作能力的職場人。
三,資料制作技巧
資料制作是針對目標的輔助工作,要時刻對應目標。作者從會議記錄、PPT制作、檢索型閱讀、用Excel規劃統籌幾個方面做了詳細說明。會議記錄是考察你的概括能力,還有需要確認和解決的問題,以及會議紀要的五必備四重點。PPT第一要求就是簡潔至上,基本結構是數據和事實為框架,配以分析和說明。制作速度有技巧的快,還有做空包的方法。檢索型閱讀則是快速瀏覽抓關鍵詞,進行大量、淺層速讀,然后帶著問題閱讀,吸收必要的知識,而不是閱讀量。這樣迅速抓住重點,提高工作效率是不言而喻的。用Excel規劃統籌,這是系統工作分配。當這一切都運用自如的時候,你的資料制作時間將會大大縮減,那思考的時間就更多了。
四,專業商務精神
說白了,這是一個人和一個團隊的職業素養,是個人和集體的生存法則。為公司創造價值,才是職場人的立之根本,所以專業會議積極參與,貢獻智慧。珍惜時間,提高工作速度和執行力。不找借口才能發現問題,想好了再承諾,這就是承諾力。更重要的是拜師學藝,從守破離到找到自己的獨門“劍法”,這是一個過程。全力參與,承擔責任,體現團隊合作的專業精神。
上面這些職場力永遠不會過時,并且不分行業,是職場人需要具備的基本工作技能,所以越早了解越好。職場能力更是一種職業訓練,它會改變一個人的思考行為模式,當你爐火純青的時候,誰又知道,職場人的這種熟練處理問題的能力背后,是目標導向的訓練。所以,《靠譜》這本書,不是對人品的描述,是對職場人能力的界定。
看完《靠譜》,你覺得,你還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