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回來第一天,把女兒的房間鋪好,床單被罩給他換成年前在商場里面她自己挑選的、帶著可愛的小女孩的那一套四件套,閨女跟我說,被罩上的小女孩像媽媽,很多個小女孩,所以有很多個媽媽,耶,說得媽媽心里美美的。
本來是計劃晚上我陪她睡,是想讓她自己慢慢適應,畢竟,之前一年多,都是跟姥姥睡的,現在姥姥回老家去了,我非常擔心她會不適應而會產生心理學上講的“分離焦慮”,而且,晚上去了鄰居家里之后,到了家門口,閨女還假裝姥姥還在,在門口邊敲門邊說“姥姥,我回來了”,我知道她是想姥姥了。那一刻,我心里還是挺難過的,畢竟已經跟姥姥跟慣了,別說小孩,就連我自己都有些心理上的不適應。所以,我原本計劃先陪她睡在之前的房間,慢慢地再給她灌輸獨立自主的思想,讓她適應跟我分床睡。
睡覺之前陪她玩了一番,學了一會兒英語,然后講個故事,又玩了一陣之后,嬉鬧了一番之后,臨睡著之前突然跟我說:媽媽,我想要一個人睡。
這一刻,我心里還是挺震驚的,意味她在開玩笑,說說玩的。
然后我就問她:那你晚上蹬被子怎么辦?
閨女:我不會蹬被子;
我:那你晚上上廁所怎么辦?
閨女:我不會上廁所的;
我:那你萬一晚上想找媽媽了,自己會不會開燈?
閨女:會的呀,開關就在旁邊,我知道的。
雖然之前漫不經心地灌輸過幾次讓她以后自己睡一個房間的想法,但是,這個轉變也太快了,真的讓我非常的出乎意料!我本來想著,至少我要陪她幾個星期,慢慢等到天暖和了再開始真正的一個人睡,現在反而她主動來攆我了,堅持要一個人睡,我自己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回到主臥里面躺在被窩里嗯,剛剛躺下不到兩分鐘,就迫不及待地讓老公跑過去打探情況。老公悄悄過去看了一下,說已經睡著了。我不信吶!怎么可能這么快!
然后又躺在床上不到十分鐘,還是不放心,再也熬不住了,起來去看,發現確實是快睡著了,我過去反而給她弄醒了,老公跑過去看的時候她迷迷糊糊的也知道,但是她不知道是爸爸跑過去看的,還以為是我,就問我:媽媽你剛剛過來干什么?我說我只是過來看看你,閨女堅持要攆我回房間,孩子要一個人睡,我只好回去了。
回到自己房間里面躺下,心里還不放心,如果不讓我看著孩子她睡,晚上我能確定肯定睡不著,隔一會兒就差遣老公去看看情況,確認一下是真的睡著了還是在裝睡,實在是不敢相信,一個才五周歲的小孩,第一次一個人睡房間就這么輕而易舉地完成了??這孩子這個性格也太決絕了吧,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完全沒有我想象中的那種墨跡和粘人,還讓我自己都沒法適應啊!
這個小心思讓我很難猜,因為太難過了想一個人靜靜?我看也不像啊,情緒還是蠻正常的,一個才不到六周歲的小孩應該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啊!
過幾分鐘就催老公去看看,說已經真的睡著了!我心里面實在不放心這么一個小屁孩兒說自己睡覺自己睡啦,說不要媽媽就不要媽媽啦,這心里還是蠻失落的,確實不相信她能適應那么快,這孩子太超乎我的想象了。
不行,太不放心了,就算晚上定好鬧鐘兩個小時候跑過去看一次,那如果蹬被子了等兩個小時之后才知道,一定要凍感冒了!我跟老公商量,我就悄悄地睡在她旁邊,不打擾他,然后明天早晨我再悄悄地起床,假裝從主臥過來的。
過了十來分鐘,終于熬不住了,還是跑到閨女房間去了,小家伙果然已經氣息均勻,進入深度睡眠了。給她整理了一下被子,感受著小家伙的呼吸,我反而是半夜睡不著…….
第二天早晨,偷偷地起來,洗刷完畢后去叫閨女起床,大加贊揚鼓勵了一番,看起來她自己也非常有成就感,恩,第一次獨立睡房間,在孩子自己的酣睡中安然度過,做媽媽卻在復雜的心理活動中半睡半醒。從精神上,孩子贏了。
第二天晚上,臨睡前還是要堅持自己睡,我開始用苦肉計:
我:寶貝,爸爸說要一個人辦公,做一些事情,所以我不要打擾他,我要跟你睡,你來陪我睡覺吧,不是我來陪你哦。
閨女:不要,我要一個人睡。
我:爸爸房間不讓我睡,你的房間也不讓我睡,那我睡哪里???媽媽好可憐啊。
閨女:你睡小房間嘛。(乖乖的,居然攆媽媽去書房)
我:可是小房間太冷啊。(我繼續裝可憐)
閨女:不是有空調嗎?打開空調就不冷了。
我不死心,繼續耍賴:可是沒有被子啊。
閨女:那我給你一個。說著就要把蓋在上面的一個被子給我。
我………,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主臥去了。叮囑她有事情就自己開燈去叫媽媽,答應說“噢”。
效仿第一天的做法,先等她睡著了再過去睡她旁邊。早晨五點多的時候,小家伙醒了,天還黑著,居然開始問我:哎呀,你怎么在這里呀。
我:我半夜過來看看你,發現你蹬被子了,怕你冷,就跟你睡了嘛。
閨女:我沒有蹬被子。
我:你蹬了,只是睡著了不知道。
閨女:我真的沒有蹬被子!你回自己房間去吧。
我:那你把小胳膊放在被窩里面。
閨女:哎呀,我知道了,你自己管好你自己?。ㄌ靺?,這句話好有道理的樣子)
凌晨5點,我就這樣被閨女趕回了自己房間,我是該高興呢,還是該失落呢?
養育孩子的最終結果是:做父母的逐漸放手,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夢想,漸行漸遠,父母目送著孩子遠行。
想起來紀伯倫的名作:
論孩子
你們的孩子并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的兒女。
他們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因你們而來。
盡管他們在你們身邊,卻并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把你們的愛給予他們,卻不能給予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建造房舍蔭庇他們的身體,但不是他們的心靈,
因為他們的心靈棲息于明日之屋,即使在夢中,你們也無緣造訪。
你們可努力仿效他們,卻不可企圖讓他們像你們。
因為生命不會倒行,也不會滯留于往昔。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瞄準無限之旅上的目標,用力將你們彎曲,以使他的箭迅捷遠飛。
讓你們欣然在射者的手中彎曲吧。
孩子終將會長大,會離父母越來越遠,這一代的孩子更堪稱國際人,她的征途是星途大海。都說擔心是負能量,做媽媽的要努力把擔憂化作鼓勵和祝福,幫助這個小人兒步伐更堅定,心智更成熟,夢想更清朗,人生更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