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海盜女王(jacklufei007)
和不同行業的資深人士聊天,可以快速窺見一個行業的概況,有時候比看10篇行業報告還管用。
昨天晚上,我和一個做了10年催收的朋友一起吃飯,這是我和她第二次見面,一聽她是干催收的,立馬好奇寶寶上身,在沒和她深聊之前,我對催收行業的印象只停留在從媒體上看到的”暴力催收“。
一提起暴力催收,她說這是外界對催收行業最大的誤解,那些采用暴力催收的都不是正規公司,真正的催收行公司不會采用違法手段。
要搞清楚催收行業,理解透3個問題就差不多了:為誰服務?向誰催收?怎么賺錢?
根據負債對象,債務可以分為三大類:政府債務、企業債務、居民債務(個人債務)。催收員干的都是向個人討債的活兒,幫甲方爸爸處理個人不良債務。區分一家催收公司是否正規,是否會采用暴力等違法手段,主要看它服務的甲方是誰,主要有兩種催收公司:
1、服務于商業銀行等國家認可的正規金融機構的催收公司
2、服務于P2P、現金貸、民間高利貸等灰色借貸行業的催收公司
你從媒體上聽到的暴力催收基本都是發生在P2P、現金貸、民間高利貸這些領域,一方面是被逼出來的,另一方面是干這個的很多業務本身就處于灰黑地帶。這些民間金融公司不像銀行有國家兜底,他們借出去的錢一旦收不回來,現金流很快就會斷裂,破產跑路近在咫尺。很多非法現金貸本來就是極不合理的借貸業務,能夠設計出”714高炮“這么坑人的借貸公司,自然也能毫無顧忌地采用暴力催收。
為銀行服務的催收公司畫風就不一樣了,銀行催收員沒有像網貸催收員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狠勁,壞賬是銀行的不是自己的,催收員沒把債收回來只影響提成,不影響生死,一個單子收不回來就換其他單子做,最重要的是搞定銀行關系,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催收單子。
催收公司的盈利模式很簡單,收入是甲方爸爸給的傭金,成本是催收員的底薪及提成、以及辦公、招聘等經營成本,收入減去成本剩下的就是凈利潤。銀行給催收公司的傭金比例最低的1%都有,最高的有超過40%,但8%-15%比較常見。每個銀行根據債務單子手別、逾期時長等因素制定傭金比例。手別是指一手、二手、三手,很多債務單子如果第一家催收公司沒追回的話,銀行會繼續給第二家催收公司做,經過越多手的單子追回的難度越高,傭金比例也會越高。
聽完這些,我說催收其實就是依賴銀行生存的一個行業。朋友說,你這種表述錯了,其實是銀行更需要催收行業。你知道催收行業一年可以幫銀行追回多少壞賬嗎?銀行一年可能產生上百萬億的個人不良貸款,但是催收公司可以幫銀行追回超過60%的逾期債務,如果沒有催收行業,很多欠款就真的成了爛賬收不回來。
催收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催收員門檻很低,底薪兩三千,收入靠提成。催收員工作本身很無聊,每天打幾百通電話重復同樣的催收話術,還要接收債務人的負面情緒,而且不被社會認可,這行業留不住人才,催收員能夠轉型管理和培訓的很少,這也是催收行業目前面臨最大的瓶頸,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業務的性質決定了這一行天花板很低。
我更好奇的是那些被催收的人,朋友做銀行催收業務整整10年,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債務人,她自嘲見到太多人性丑惡,只能自我安慰人生閱歷比其他人豐富。
一個人為什么會欠債不還呢?原因多種多樣,可以把欠債客戶大致分為四類:有能力有意愿、有能力沒意愿、沒能力有意愿、沒能力沒意愿。
對于有能力有意愿的債務人,只要稍加引導就行了,這類人最好搞定;
對于有能力沒意愿的債務人,只能循循善誘,必要的時候威逼利誘;
對于沒能力有意愿的債務人,可以引導他向親朋好友求助,一個人只要社會關系沒斷,總能想出還款的辦法;
對于沒能力沒意愿的債務人,基本只能判為爛賬;
個人不良債務主要有四種:信用卡債、房貸、車貸,其他信用貸款。一個人會借債的無非是以下幾種原因:應急用錢、過度消費、買房買車、因病借貸、創業投入、天災人禍,還有的借貸來吸毒賭博。
這幾年,伴隨房價快速上漲,個人債務規模年年飆升。2018年末,全國個人房貸規模突破22萬億。前幾天國家擬推出”個人破產法“,很大原因是為了應對可能爆發的大規模個人債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