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上一場《喜歡你》,下午一場《春嬌救志明》。上午少女×大叔,下午年輕三歲的張先生×比張先生矮的余春嬌。觀感不得不夸一夸《喜歡你》,不管是從劇情的緊湊程度、音樂的配合、情緒的醞釀、笑點的處理,還是從鏡頭的切換、色彩都十分的討喜。反而下午的《春嬌救志明》讓我有一點點落差。
不得不說最近真的很反感空間朋友圈大張旗鼓的各種愛著志明和春嬌,大家都一等好幾年。大約我是個奇怪的人,覺得等待多久不用言明,喜歡哪怕不說也是喜歡,何必如此浮夸。每次碰到心頭好的時候真的很想有人同我一同分享,但是當想到對方某個瞬間會與我相同時,卻只希望它從此無人問津,只有我知道他的好。根本沒有人是從心底愿意把喜歡的東西分享出去的,除非對方是值得分享的人,否則就是在經歷漫長的思想斗爭以后說服了自己忍痛割愛。
【二】
喜歡《志明與春嬌》。整部電影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情感的曖昧處理到剛剛好,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在電影的最后用一個【i n ss!w ?! 】點明所有戀愛的情緒。讓人想談戀愛,讓你捉摸不透,讓你看不清摸不到,讓你也在心底猜測這是不是愛情。什么是愛呢,興許是吃夜宵到一半放下碗走過一大段路來見你,是想要和你把電話號碼轉到一個區,是害怕你會不高興。人從在乎對方對你的情緒和評價開始喜歡一個人。
“感情最好的狀態就是將說未說時,所以感情里段位最高的人是會制造曖昧的人”——這是我記得的最好的影評。是想要靠近卻遇不見,是決定要錯過卻偏偏眼對眼。是要句句未說我愛你,字字都是相思意,是短信秒回的你來我往互相試探。一直好喜歡志明和春嬌蹲在(和警察一起抽煙的那個)吸煙區的鏡頭,志明把點燃的煙頭和春嬌的煙頭碰在一起的時候,大風吹過余春嬌淡紫色的短發遮住了春嬌的半張臉,她剩下大大的眼睛里露出的是不盡的落寞。我說我的意思,你說你的意思,我說我們有意思,你什么意思,我說那就沒意思吧,你又說有點意思。究竟什么意思呢,彼此未必心知肚明。
【三】
《春嬌救志明》各個方面都沒有前兩部電影看起來讓人輕松,整部電影的劇情看起來甚至有點壓抑。“干媽”莫名來訪提出的奇怪的要求,父親從馬來西亞歸來帶來了春嬌最開始的恐懼,余春嬌的不自信、懷疑、歇斯底里、無理取鬧讓我們旁觀者看的很累。我相信不是沒有緣故的安排,每一段關系、每一件事都有疲倦期,故事說下去就總不如一開始相遇的時候那么驚艷,大家難免掉入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陷阱里。最愛莫文蔚的一首《陰天》,【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除了激情褪去后的一點點倦】。從第一部里張先生和余春嬌牽手跑過兩條街道的新鮮與心動,到第三部里春嬌最危難都沒有想起張志明的不如算了,新鮮感慢慢褪去,熟悉、時間、磨合、沉穩,兩人在感情里互相謀殺。最后一部里,所有人都在說好難。遇到一個人好難,愛一個人好難,愛一個人堅持下去好難,維持一段好的關系好難。導演甚至搬出了第一部里ufo的梗。這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有跡可循,哪怕再難的數學都有公式推算,可一旦碰到跟感情有關的機率,只剩下算無可算。算到開頭算不到過程,算到過程算不到結尾。算到開頭算到過程也算到結尾,卻也未必到結局。只要人沒死,就有變數。
這真是個復雜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感情廉價又感情至上,人人想要真愛卻人人害怕麻煩,沒有辦法好好面對自己也沒有辦法好好和對方相處。第一部里張先生有段話我一直很心水,用粵語說起來更嗲,因為粵語說喜歡是鐘意。“我不知道怎么和一個人表達我的感情。我總不能上去就說,我好鐘意你啊,你鐘不鐘意我啊?其實很多人你從第一次碰見你就知道你們會是什么關系,是普通朋友還是多于普通朋友。當你鐘意一個人的時候,往往這個人不愛你。但當你不愛你的時候,這個人又回過頭來對我說,我好鐘意你啊。”張先生在感情上的確不是個完美的人,但是張先生在一部又一部里慢慢長大成熟,漸漸明白了溫柔和責任,懂得自己究竟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所以第二部張先生劈腿后的回頭,第三部張先生的求婚,因為他明白了這一輩子他想要的早就已經在身邊。
【四】
我是非常喜愛張先生的。第一部里張先生抱著春嬌說“有些事不用一個晚上就做完,我們又不趕時間”,張先生蹲在煙霧繚繞的干冰里和春嬌笑的天真無邪的樣子,張先生看到什么東西都會腦洞大開的開始想象故事情節,張先生這個可愛的大男孩。喜歡第二部里張先生說“我喜歡吃7-11的肉醬意粉,很多人問我為什么喜歡,對啊,它明明肉醬不夠多又咸了一點,但是喜歡就是喜歡,沒有原因的”,張先生的眼睛里都是認真,雖然我錯了我也真的很愧疚,但是我喜歡余春嬌。最后到這一部里張先生說:“我不想未來因為做過什么或沒做過什么感到遺憾”,“感情是不能逃避的,不要逃避了,“”余春嬌,嫁給我。”
余春嬌,余春嬌,余春嬌。人人都說得到張志明是難得,但是這世上最難的卻是,我們都不是余春嬌。不是第一部里敢跟小三歲的張先生談戀愛的余春嬌,不是會在便利店和張先生約見面的余春嬌,不是特意走過三個街口去跟張先生抽一支煙的余春嬌。不是在第二部里敢跟張先生說見面就見面說分開就分開的余春嬌,不是每次出現問題都能愿意把情緒說出來的余春嬌,不是在給張志明留完言后爽快離開的余春嬌。成為余春嬌需要勇氣,需要跨越世俗和直面未來的勇氣。春嬌說過:“我吸煙是因為一個學長。其實我根本不會吸煙,但是為了要和他產生一點交集,能夠接近他,我買了同款的煙到他抽煙的地方,當著他的面裝作好巧的吸了一口,被嗆的眼淚縱橫。后來他教我吸煙,教會我拿煙的方式。可是有一天,他告訴我,他要戒煙了,因為他愛的女孩子不抽煙。后來他不吸煙,他走了,只留下我抽煙到現在。”春嬌對每段感情都很認真,不回避不害怕也不挽留,放棄的早回頭得快。
【五】
love in the puff,love in the buff,love off the cuff,在這三部曲里,從曖昧到在一起,在一起到分開,分開到復合,復合到疲倦,疲倦到新的旅程。志明和春嬌,春嬌和志明,你和我,我們和你們。紅塵三千,無人置身事外。
一定值得再看好多遍的,因為我們都在變。因為在不同的感情,不同的人身上我們都能看見自己感情的相同點。
【六】
“我被你影響的連自己被影響都沒有發現,我很努力的想要擺脫張志明,卻發現自己變成了另外一個張志明。”
再見啊,春嬌和志明。
你好啊,張先生和張太太。
【七】
喜歡和花錢一樣的,用一次要攢好久。
既然我這么喜歡你,why couldn't be together every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