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PS遇上原生態,你更喜歡哪一個
1、
前幾天發了篇文章,配了兩張外出時隨手拍的照片,一位讀者留言:“最后的配圖給個差評,起碼做個濾鏡啊!”“濾鏡”,我迅速找了下度娘,想惡補下自己的知識欠缺。
^_^^_^百度給出的解釋:濾鏡;主要是用來實現圖像的各種特殊效果。它在Photoshop中具有非常神奇的作用。所有的濾鏡Photoshop中都按分類放置在菜單中,使用時只需要從該菜單中執行這命令即可。濾鏡的操作是非常簡單的,但是真正用起來卻很難恰到好處。濾鏡通常需要同通道、圖層等聯合使用,才能取得最佳藝術效果。如果想在最適當的時候應用濾鏡到最適當的位置,除了平常的美術功底之外,還需要用戶對濾鏡的熟悉和操控能力,甚至需要具有很豐富的想象力。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應用濾鏡,發揮出藝術才華。^_^^_^
哎呦,我的天天那,這么專業,看了半天,我想大意可能就是讓PS下吧。于是我找出照相館朋友PS過的風景圖和我的照片進行對比,除了攝影的角度、技巧、選材、照相機的價錢這些硬件外,整張照片都顯得特別的明亮,顏色甚外的純粹,看不到過渡色和一丁點雜質。瓦藍瓦藍的天空會藍的毫無遮攔;白云白的一塵不染,此白只需天上有;綠樹綠的青蔥翠綠;五顏六色的花,紅的是火、粉的是霞、白的是雪。這是人間仙境還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這PS過的照片就是美,或者用一個更有感覺的詞語評價,那就是“唯美,太唯美了”。當我的原創杵在旁邊時確是顯得黯淡無光。難怪讀者要給圖片差評了,在滿大街都是養眼的PS美圖時,我的原生態反而太過于真實了。
2、
朋友是做美容行業的,朋友圈里每天都曬著,各種各樣女人們化妝前后、微整形前后的勵志對比照,讓人不得不感嘆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已經不是童話;從農家女搖身蛻變成時尚女只需那幾筆。她們信奉的口號:沒有丑女人,只有懶女人。沒有抽象女人,只有膽小的女人(動刀)。
還記得有段時間朋友圈都在傳著一個女清潔工在影樓拍的一套寫真,前后簡直判若兩人。前者談不上蓬頭垢面也著實灰頭灰腦,皮膚粗糙、面無光澤、頭發干枯散亂、衣服樸素又土氣,完全一中年大媽形象。后者皮膚白皙、光彩照人,舉手投足之間韻味十足,照片上的感覺是內涵女、氣質女,顏值和身材都堪比明星。讓許多人看后大跌眼鏡,美女是這樣來的。
自古以來就有“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為悅己者容”“秀色可餐”等說法來強調美女的重要性,所以在這個不再崇尚心靈美、自然美的時代太多人為了追求美,會去定期去美容院、會每天畫上精致的裝束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甚至有些人為了改變自己的差基礎不惜動土動刀,大動干戈來改變自己,把自己整成理想的模樣,然后通過各種方式向全世界宣示:我是美女。
其實化妝后的女人和整形后的女人與PS過的照片有什么兩樣,在向人們展示美的同時,失掉了最本質的“真”。PS過的照片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美,美化了的東西,太過失真,只能看在眼里,不能捧到手里。當眼見為實時,是不是更少了些許驚喜,多了許多驚嚇和失望,然后嘆息的說:世界不應該是這樣的;化妝過女人像給女人蓋上了一層薄紗,隱隱約約、朦朦朧朧、似真似假,只希望當掀掉面紗時還能不嚇到人;整形過的女人是一種人造美,當刀子在那塊貧瘠的土地上劃出溝溝壑壑、栽種施肥時,你已經不再是最純真的自己,每塊修正出來的土地就如各地的園林,何其相似。但又有多人男人愿意抱著自知是人造美女而酣然入睡,難道不怕在午夜夢回時有不明物體掉落在自己身旁嗎?
餐廳里加工過的重口味食物確實美味可口,聞見就垂涎三尺,何況吃那,但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原生態的食物,無污染、純天然、原汁原味、口味較清淡,不見得特別好吃卻非常養生;女人不化妝、不整形,雖不是很養眼,但很純粹、很自然、很真實,她們在展示她們天生麗質的一面的同時,用美麗的心靈世界讓你詮釋了氣質是由內向外散發出來的,她們腹詩書氣自華。正所謂:“以色侍人,能得幾時好”。
當PS遇上原生態時,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哪?亦或者也喜歡讓原生態去PS下,這樣真的就是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