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二 (2015/02/15)

下午6點回到賓館,真是腿兒快走斷了。感慨自己沒逛幾個地兒,怎么這么累,真是老啦。

昨天累了一天,睡了個不錯的覺,安排松散的好處就是可以賴床,磨蹭到8點才出門。到外面明顯感到巷子里空蕩蕩、風瑟瑟,戴了帽子仍感覺冷。周日商店、飯館開門晚是有預料的,然而星巴克都9點才開真是長見識,不得已實在太冷進了多年未光顧的麥當勞,吃了個雞蛋cheess漢堡,外加一杯茶充饑。完事兒直奔大“U”,柏林的地鐵站。自動售票機上買票沒有足夠零錢,未果。又轉回剛才經過的星巴克換零錢、順便喝了杯咖啡再暖暖身。出來直接庫街同名地鐵站上車, U6轉U2到了Potsdamer plaza, 鉆出地面后又是一陣風蕭蕭,拽拽大衣領,陪老公找廁所。在旁邊的music/movie museum解決好,從后門進入一個有棚商業廣場,由于目的地非此,拍了幾張照就走人了。從這里出來往勃蘭登堡門走得一路,到處能看到與柏林墻有關的零零碎碎:零星的柏林墻壁,一些導游在給旅游團比比劃劃的講解,還有一些說明牌。路上經過了被迫害猶太人紀念碑,遠遠看上去一片棺材墓地的感覺,在深冬來此,有些凄涼、更有沉重。

眼看就是勃蘭登堡門南翼了,沒想到隔壁居然是美國大使館,可見美國曾經在柏林的地位。之前做攻略時,在眾多柏林景點中,這個勝利門的介紹看的最多。看到實物,難免有些失望,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游客果然也是趨之若鶩,想要拍個沒旁人的照片或者selfie也是不可能的,就是一個門,也沒有逗留多久。順著光禿禿的菩提樹下大街往東走,不一會看到了臨街的蘇聯大使館,某人說確定已經進入了‘東德’。柏林被二戰改變太多了,它的歷史簡單總結起來可以分成二戰前和二戰后,走到哪里都在提醒你這段歷史(相信在日本不會是這樣的吧?至少在京都只是在去看日本天王的皇宮的時候里面介紹有提到二戰)。又到了中午十分,氣溫仍然低的讓人熱量流失嚴重,雖然不喜歡肉食,但今天仍然覺得要去吃漢堡補充熱量,同時也能防止熱量被快速消耗掉,這點在旅游中是很重要的。偶遇一家裝飾很特別的館子,看起來價格也很可愛,走著。一個漢堡,一個沙拉,一杯蘋果汁,一杯德國茶,又扶著墻出來。

沿著spree河到了博物館島。看看時間估計也就能看兩個博物館,第一個沒啥經驗去了Bode museum,看了一堆雕塑回來,感覺不太合胃口,基本上都是雕刻或者繪畫耶穌和圣母的。經過一個open market去了最著名的pergamon museum。不負眾望,巴比倫城墻以及希臘村落廟宇墻壁的展覽著實讓人覺得票買的值,老公那么挑剔的人都覺得不虛此行。從從來的路上邊走邊照,才發現建筑物墻上滿滿的密布著彈坑,遙想當年這里的巷戰,真是來了柏林隨時能讓你回憶起那段歷史。



出來遠遠看到綠色圓頂,石壁,教堂一樣外觀的Berliner Dom, 覺得算是柏林最漂亮的建筑了,無奈進去又要排隊另買門票,看時間不早就走了。后來上網查知道就是柏林大教堂,看來沒有進去看也對了,對教堂真是審美疲勞了,況且去了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佛羅倫薩的百花大教堂,一個內飾外觀都雄偉,一個外觀非常獨特,已經讓其他教堂相形見絀了。


柏林大教堂

回去的途中經過Berlin Art Market, 沿著菩提樹下大街,偶遇‘為二戰死去人建造的紀念碑’,是一個在有天井的陋室里的女人祈禱的模樣,走到吃午飯的Federick大街南街上了地鐵回賓館。今天柏林的氣溫相比昨天低了好幾度,給旅游增加個難度。晚上去了個庫街另一面叫elephant的泰國餐館,吃了喜歡的冬陰功湯,飽飽的頂著寒風回賓館。可恨的是,睡覺前還是不爭氣的鬧了肚子,但是睡眠質量仍然不錯。

To be continue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導語 由波茨坦回到柏林后。在柏林還有最后半天多點的時間,因此重點全部放在東柏林。 百度百科: 東柏林(德語:Ost...
    凡人思維閱讀 980評論 0 2
  • 如果硬要用一種顏色來形容我心中的柏林,我想它一定是灰色的。看過不少德國拍攝的二戰歷史題材的電影《我們的父輩》、《帝...
    韌青閱讀 1,107評論 0 6
  • (一) 如果你去年問我今年的假期去哪,我會說去西班牙; 如果你三月份問我你今年的假期去哪,我會說去巴塞羅那; 但我...
    小波姐閱讀 652評論 0 1
  • 今天堅持keep第四天,可能是運動量過大?反正是困得不要不要的,就把白天做的一些摘記列出如下,不作整理了。 ...
    木楊大俠閱讀 252評論 0 0
  • 很偶然的機會加入了機關,很偶然的機會從事辦公室的文秘工作,讓一個從以前就對寫作沒有信心的我,趕鴨子上架,也能...
    譚杰栩閱讀 292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