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
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愛己之心愛人。
這句話,一直印刻在我的心里。今天,我把前半句作為禮物送給張鵬宇同學,希望他能做一個自律的人。
張鵬宇,入班時是班級第二名。這個孩子,一向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特別是在與人交往上,隨性而為,有時難免會傷到別人。這種性格,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他的這種性格,前任班長死活看不慣,明里暗里針對他,打擊他。張鵬宇曾經為此很痛苦,有時甚至很委屈。
我在批評前任班長的同時,也總是給張鵬宇一些建議,率性而為,有利有弊,應該在說話做事時盡量留一個時間差,三思而后行,盡量把對別人的傷害降到最低。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張鵬宇的毛病,經過一年半的時間,沒有多大改觀。他的這種隨行,表現為上課說話、做小動作而不自知。當老師和同學指出來的時候,他又不服氣,因此,有些同學不喜歡他,任課老師對他也有意見。
但這個孩子本質善良,一旦能夠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時候,都能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這也是令我欣慰的一點。鵬宇的媽媽也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每次談到孩子的缺點,都愿意配合老師,希望孩子能夠改正。
課堂上的不自覺和不自律,反復做工作無效之后,我一度對他很失望。但在年終考試時,他居然考了班級第五名。這讓我驚訝的同時,也給了他極大的信心,新學期開學,他就表示要改掉毛病,好好學習。只是,他堅持不到一天,就“舊病復發”,又開始上課說話。
周五的總結會上,我決定狠狠“敲打”他一下,采用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一周來上課時間說話最多、影響老師同學上課的學生。當我拿到結果的時候,沒有驚訝,一共入選的有四個人,而他以28票穩居第一,比第二名高出20票。
我讓他自己統計結果,結果出來之后,他的臉紅了。有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上課的時候,說話這么嚴重,基本已經引起老師和同學的“公憤”。
除了在學校,在家,張鵬宇不管做什么事,也都需要父母監督。這學期,他要在家睡,可是,父母兩次不在家,他就一次遲到,一次曠早讀,一點自覺性都沒有。
我告訴他,一個不自律的人,即使天分再高,也終究會一事無成。希望他能夠好好反省,然后,對自己下手狠一點,努力改變,不斷完善。
他也進行自我剖析,查找缺乏自律的原因,從家庭到習慣,再到自己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挖掘深刻,認識到位,還保證以后再上課說廢話,就受到相應的懲罰。
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是改正和改變的開始。
我知道,自律,就是自我完善的過程,其間必然經歷放棄的痛苦,其劇烈的程度,甚至如同面對死亡。但是,如同死亡的本質一樣,舊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才會誕生。
其實,不光是一個孩子,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嚴格自律,有計劃,有步驟,做自己該做的事。
很多成年人,抽煙,酗酒,明明知道危害大,不改;很多成年人,熬夜,不吃早飯,明明知道危害大,不改;很多成年人,暴飲暴食,不鍛煉,明明知道危害大,不改……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犯這樣一個錯誤,看別人,總是目光挑剔,輕易就能看到別人的不足,而對自己卻無底線寬容。
這樣,其實是在害自己。
愿我們都能做一個自律的人,做一個嚴謹的人,努力讓自己更好,與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