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秋風,把光陰吹落秋之深處。
倚窗遠望,天地混沌一片,瀟瀟暮雨在千里無垠的遼闊江天飄灑,城市籠罩在蒙蒙雨霧中,風從狹窄的樓宇間吹進,卷起了落葉,搖動了枝條,并不時從緊掩的窗縫間帶著嗚嗚聲響不顧一切擠進來,讓人感到分外清冷寒涼。
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又有魔力,氣溫驟降十幾度,猶如盛夏的躁熱與恰似冬日的寒涼僅僅就隔了一個風起的夜間。
此刻,照例行走在熟悉的必經之路,秋風還在無止息地吹刮,秋雨還在淅淅瀝瀝的飄灑,本就被風吹緊的皮膚,時不時落上冰冷的雨滴,渾身禁不住打一激靈,密密層層的雞皮疙瘩接二連三冒出,讓人更覺凄苦。
風急,雨驟,在“一層秋雨一層涼”的感嘆中,我抱抱雙肩,裹緊衣服,蒙蒙雨霧中中斷我的晨走,折返回家的路。
深秋這個清冷寒涼風雨蕭蕭的晨景,碰觸到內心的那一份敏感,讓我生出幾多莫名悲寥傷感之意。
也許性格使然,抑或自身修為不夠,面對生活的繁雜,生意的艱難,加上一些你想象不到卻又時常發生的煩心事讓人焦躁、煩惱,心生郁悶又無可奈何。常常被這些消極的、負面的情緒所影響,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感覺一直生活在奔波勞碌里和不如意中,帶著一種無奈和艱辛前行。雖然并沒有多少身體上的勞累,但內心的這種疲憊卻讓人提不起精神,沒了心勁,有時甚而心灰意冷,精神萎靡,也就多了幾分倦怠和暮氣。
曾經的一個時期,一些事情的發生,讓我無奈,讓我惶恐,讓我夜不能寐,愁眉苦臉,唉聲嘆氣,雖然為之付出了努力,想盡了辦法,但自身能力的欠缺,讓人生這個幾乎每個家庭都要發生的一些因愛而起的煩心事,確實讓我產生了人要崩潰的感覺和無法喘息的壓力。
那個價段,我困惑,我迷惘,我慌張,無助又無奈。我不解生活為什么會這樣,更恨無能為力的自己。
人生的每個價段,都需要我們去懂得,去適應,去調整自己。特別是孩子大了,如何相處,怎樣表達我們的愛意,方法和方式真的是一門學問,這種學習和調整有時需要你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是難以想象、難以承受的代價。
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逼著我們去學會了怎樣和孩子們相處,讓我們懂得了放手才是我們最大的愛意。也讓我們經過內心痛苦的掙扎和煎熬,才慢慢的,慢慢的懂得了解到:"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不屬于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段,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角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獨立的認知和意愿,有了自己行為處事的方式和方法,有了自己認定的生活理念和觀點,有些我們自以為掏心掏肺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她)們不再需要甚至不再愿意接受了。
盡管他(她)們這種拒絕的方式和做法有時不妥,讓我們難以接受,盡管他(她)們的這種自以為對的生活理念有些時候不見的正確,盡管他(她)們缺少只有經過生活的積累和歲月的沉淀才能獲取的成熟與穩重,盡管他(她)們以后的路上會磕磕絆絆,但這些都是他(她)們人生經歷的必然。他(她)們需要學習,需要經驗,甚而需要教訓。這就是生活的現實,這就是做為父母同樣必須經歷和接受的一個人生階段,我們無需為此過于緊張,擔憂,焦慮。
這個世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指向別離。縱有千般不舍,縱有萬般惦念和無奈,父母子女之間,終是一場不可避免、漫長的告別。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他們漸行漸遠的時候,默默守護,祈愿祝福!
窗外,天地間依舊一片蒼茫,風依舊纏纏繞繞,雨依舊淅淅瀝瀝。我的思緒也依舊在風雨中彌漫,恰似眼前的落葉,上下翻飛,聚而復散,又如搖動的技條,晃來晃去,不肯停息。
跨越山山水水,走過溝溝坎坎,人至暮年的自己,卻沒有光陰本應留下的自信與豁達,反而愈發敏感,愈發多愁善感起來。
多少次回家路上,凝望夕陽在暮色中慢慢沉入天際,日出日落間一天轉瞬而去,悵然歲月的匆匆和無情,青春年華早已不復存在,感嘆生活的不易和艱難,還有對未來一程的擔憂和惶恐。
不知為何,過往歲月里帶給我的歡樂總是沒有太深的印象,而那些讓人煩惱和傷感的事情卻記得異常清晰,不知道什么緣由,也說不清什么擋口,也許在日落黃昏,也許在不眠之夜,那些刻意回避的記憶,一瞬間就會在心底泛起,讓心情變的敏感和糟糕起來。
人生走過這么多年,歲月也給了我豐厚的回報,有吃、有穿、有車、有房,有相濡以沫、關心照顧、體貼入微、對我很好很好的愛人,有懂事明理、成熟穩重的兒子,有聰明伶俐、令人喜愛待見的第三代,我和兒子都有自己的事情在做,且有不錯的經濟收益,財務也算自由吧,這一切,本應讓我知足、滿意。
但不知何故,我很少體會到物質上的這種富足帶來的愉悅,更多的時候總有憂思在心頭。一切順心順意還好,遇到一些難免的溝溝坎坎時不能正確對待,煩躁,抱怨,并會聯想起很多很多,放大這些負面的情緒。
我常常很敏感,家人的健康,孩子的生意,親朋好友的看法,日漸老去的自己,這些方方面面的擔憂時常浸擾著我的內心。很多時候也覺得這種焦慮實屬多余,我也盡量不去想它,可無論我怎樣去刻意的躲避,它卻時常從心底泛起,讓我傷感、惶恐、憂心忡忡,心神不定。
這種敏感又矛盾的心理,讓我無法看清我自己,有時候以為自己很努力,有時候又覺的很消極。有時候很知足自己物質的富足,有時候又感嘆內心世界的貧瘠。有時候表現的很淡定、從容和自信,更多時候卻因為自己的自卑、敏感和焦慮又一直在否定自己。
我穿好的衣服,吃好的東西,開好的車,住好的房子,表面看來人模人樣,但內心常感失落,骨子里也時常瞧不起自己。
幼時的愚鈍孤僻,令我深感自卑,我就象空氣中的一粒塵埃,在人們踢踢嗒嗒的腳步中從地上飛起來,落下去,掉在那個塵世最深的角落里。
幾十年過去后的今天,環視四下,我看到了那一粒塵埃不再漂浮,變的厚重,有了自己的位置。反觀內在,我卻依舊如同那個角落里的孩子一樣,不時被自卑、困惑、迷惘所侵襲。
人至暮年,我不肯停歇,我一直想從那個角落里走出來,匯入熙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也一直在尋覓,我想知道,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我能不能改變,我究竟想做什么,我的遠方在哪里。?我又該以怎樣的心態和方式,去改變,去修煉,讓自己成為一個豁達、淡然、堅定、自信、滿意的自己。
那怕在不長的余生里。
一場秋風,喚來一場秋雨,為我送來閑暇,于是,有了放松,有了沉思,有了清醒,有了與心靈的對話,有了感悟和收獲,也就讓這個蕭瑟的秋日有了積極的意義。
我們來到這個塵世,不需要多么華麗的生活,不需要多么完美的人生,只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意的是什么?這輩子就沒有白活。也算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生活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我們無需得到別人的什么認可,我們不需要什么成功,我們也不必總想表現自己有多大的能力。
日子,樸素平凡,生活,隨遇而安,心情,寧靜淡然。我們馬不停蹄,歷盡滄桑,一路尋尋覓覓,不就是為求得這一份歲月靜好,安然無恙嗎?
不就是我們一路尋尋覓覓而真正想要的嗎?
感謝風起的日子,在這個喧囂的塵世,在這個忙碌熏染了的歲月,讓我有了停下腳步的這一刻,也讓我有如此充足的時間駐足回望,閉目沉凝,在思緒紛飛中清除內心的繁雜,舔舐自己的傷口,安慰自己的靈魂。
感謝這個雨落的日子,讓我能夠在寂靜獨處中檢視過往的一切,反觀自己的內在,突破那些遮蔽自己眼睛的障礙,撿拾自己的自信,放下應該放下的東西。
也希冀秋風拂走愁緒,秋雨濾去沉雜,讓我放空心靈,刪繁為簡,讓心舒卷自如,清澈明凈。
日暮時分,風停了,雨住了,云開了,霧散了,秋陽余輝格外柔和靜美,天地間一片清沏明艷,成群的鴿子從天空劃過,哨聲陣陣,清脆響亮,家雀歸巢,在檐下喳喳私語,一片祥和溫馨的景象。
此刻的我,在這樣孤寂而清凈的日子梳理著思緒,心情也如同這天地間一樣,由悲寂到歡喜,由混沌變為清朗。
看,一夜秋風,吹走了蕭瑟寒涼,悲情憂緒,一日秋雨,喚來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十月金秋,籃的若海,紅的像火,黃的如金,綠的似墨。大片大片的斑斕,組成一副多姿的畫面。沒有蕭瑟,不再悲寂,這些撲面而來的昂揚,流淌出秋日的激情,才是由秋風秋雨淬煉出的秋之真實模樣。
又是一年秋風起。幾經秋風秋雨吹打,行至深秋的我,依舊,一路沉淀,一路思索,一路前行。
不困于心,不亂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一年又一年,來時來,去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