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廢話前言
好久不開坑了。近來忽然有點兒閑,決定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做個簡單的總結。這將是一個系列的文章《產品經理與產品設計》,今天這篇是第一篇,是關于需求與問題定位的。整體的文章框架大概是這樣子的,總的說來是按照產品經理的核心產品設計工作中的整個流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問題按照先后順序進行整理,具體的腦圖版本:https://my.mindnode.com/vdNDQYuwyruqi4Yhq8XWvbe6yM51CLaPx4Czs2qJ
為什么要寫產品設計的內容
我近來聽到非常多的聲音在說“產品經理就是解決問題的”。我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從哪里來的,但是個人覺得這個說法太寬泛,產品經理的核心天職就是做好產品設計。你做出了一款好的產品了嗎?如果你的產品的成功與產品設計無關,只與流量投放有關,那產品主管應該考慮一下自己這款產品是否真正需要一個能力彪悍的產品經理,還是只是需要一個實習生或2年以內的入門玩家即可。而對應的產品應該想想自己的價值體現在哪里了,更懂SEO?那你還是產品嗎?所以我想說的是,“產品經理是用來設計和造出成功的產品的”,這是核心和根本,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寫作目的
這個系列的文章主要目的是寫下來給自己留個檔案,達到的目的是有一天自己忽然“失憶”了,對照這個文章也能快速的回憶起各個問題的核心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好用的方法和工具。這叫經驗積累和沉淀,不然產品總監和產品實習生的差別就真的只有會吹牛,會嚇唬人和畫大餅了。
同時,也希望其他同行甚至技術和測試同學多多提出建議,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很多事情也許還是站在自己的利益點上去看問題,本文檔長期更新,喜歡的同學可以訂閱不虧。
正文
需求與問題定位
- 輸入:你要解決的問題 + 產品愿景與戰略
- 輸出:需求與問題
輸入
整個產品設計流程的最開始的輸入就是“你要解決的問題”和“產品愿景與戰略”。愿景與戰略是中長期的東西,而且非必需,沒有也未必會導致產品的失敗,不過可以防止產品“跑題”“跑偏”。我想說,“定義你要解決的問題”才是產品設計中最最重要的東西,產品不成功主要是因為你要解決的問題或者是沒有定義清楚,或者是沒有定義正確。那么這個輸入長什么樣呢?
# 請以下面格式撰寫你要解決的問題:
var 用戶
var 什么問題
var 什么好處(或價值)
"你的一款產品(產品群)將為"+用戶+"解決"+什么問題+",帶來"+什么好處(或價值)
一共3個變量,3個要素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錯!!
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
例子1
不好的問題定義:我的一款產品將為購買二手房的買家解決找房子難的問題,節省找房時間。
定義中的問題:
1. 用戶為購買二手房的買家,群體定位過大,試問是否所有的二手房買家都找房子十分困難?哪類人特別困難?遇到了什么獨特的問題嗎?過大的群體定位會導致很難找到問題和需求,因為試想你要找全中國人民都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你能輕易的找出來嗎?我覺得這是Mission Impossible。同理如果這里寫“為用戶解決...”也是同樣的問題。
2. 解決難的問題難在哪兒,問題要清晰明確,無歧義,不可再輕易拆分。模糊的定義導致后續功能定義和指標定義陷入僵局。
3. 節省時間所產生的價值與問題不匹配,如果問題是慢就可以對應了。另外一個問題是,沒有定義清楚節省做什么的時間,本質上是沒有定義清楚找房子到底如何算開始如何算結束。
好的問題定義:我的一款產品將為對字體有較高要求的視覺設計師和網頁設計師解決從參考圖片上找字體和復用字體的問題,節省原本需要找字體專家識別的花費
另一個好的問題定義:我的一款產品將為都市工作壓力很大的高收入職場女性,在一個小時左右的瑜伽課上舒緩她們身心的疲憊,幫助她們為接下來工作上的挑戰做好準備。
本質上是產品要有用戶群,要解決問題,要產生價值,如果你收到的任務沒有定義清楚這些要素就開始做,我只能說 God bless your product. ? ? ?
如何定位需求和問題
我們分兩部分來看:新的產品 or 老的產品
老產品
如果你要做的是在一款老的產品框架中執行一些優化和迭代,那么你應該優先參考已有的歷史數據來了解當前的產品中用戶存在哪些問題。
你可以:
- 針對歷史的一些分析
? ?- 收集歷史數據(主流程上的業務數據或者用戶行為數據)
? ? ? - 用戶遇到了哪些問題和困難
? ? ? - 頁面的信息結構和布局是否存在問題
? ?- 針對其他產品進行分析(別人為什么這么做?)
最終產出關于優化的價值目標,需要保證目標可衡量可對比(注意不要選擇日常波動本身很劇烈的指標,不要選擇長期才能看出變化的數據指標)
新產品
如果你要做的是一款全新的產品,那么你需要從重新審視和調整自己定義的客戶和價值入手。你可以參考精益畫布的框架,你可以定義其中的這幾個要素(成本,收入,門檻和渠道并不是必須的,但是最好有)
1. 目標客戶(尤其針對早期采用者)
2. 市場問題(列出3個待解決的問題,當然你至少要列出1個)
3. 獨特賣點(寫成一句間斷的類似消費主張的宣言)
4. 解決方案
5. 渠道 (用戶從哪兒來,不管你信不信,很多項目就是上線后死在沒有好渠道上)
6. 收入模式
7. 成本分析
8. 關鍵指標
9. 門檻優勢
收入和成本的部分如果你不能以人民幣的元來計算,你可以考慮用人力(如50人日)和目標指標(如轉化率2.5%)來進行衡量和對比。
以上就是需求與問題定位階段的一些優先的經驗沉淀和方法。歡迎大家評論與補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