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蹩腳作家

作者:王蛤蟆

ps:舊文章一篇,有點長,如果有空,希望你看完。


圖片發自簡書App


01

作家丙的藝名就叫“作家丙”。

大家都叫他“丙”先生,他總是糾正大家,要叫他“作”先生。

作家丙從2000年以來一直在幫一些小劇組寫劇本,掙到幾個錢勉強糊口,他的愿望是早日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一個被人們熟知的、爆紅的作家。即便是網絡作家也沒有關系,作家丙的人生目標是爆紅,爆紅的主要手段是寫作。

據說,作家丙十幾年來一直賣力地寫作,早六晚十,讀書、構思、寫作,寫作、構思、讀書。偶爾出門,作家丙稱之為“采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到了2016年,作家丙還在靠寫劇本拿著微薄的酬勞,十六年來省吃儉用地租住在蘇州的一處小院子里,這些年也攢下了一點錢。

他說,江南美景有助于他開拓思路。

他說,到2020年,他要還是沒有任何突破,就回東北老家養豬去。

他聽上次來蘇州旅游的東北老鄉說,養豬挺掙錢的,還有富余錢可以旅游。

實際上作家丙的劇本酬金還足夠他勉強在蘇州生活,但經漫長歲月不斷沖刷的爆紅目標正逐漸地變淡。

作家丙說,就是一杯再釅的茶,續水泡了十六年,茶葉也泡爛了,茶水也寡淡得如白水了。

只是作家丙已經把每天寫點東西、讀點書、接點小活兒當做習慣了,十幾年的習慣,像刻在骨子里,流在血液里的,不能剝離了。

但他還在等,等2020年,他給自己定的期限一到,便離開這蕩漾的水鄉,回到結結實實的東北去。


02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又在一個細雨紛紛的早上,作家丙攤開筆記本,給鋼筆灌滿水,喝了一口濃茶開始寫作。

作家丙多年的習慣是,先用鋼筆寫在紙上,修改過的第三遍稿才輸入到電腦中。

有人嘲笑作家丙落伍。

作家丙從來都是笑笑而不反駁,沒人懂得他對紙的質感的迷戀,也沒人知道他對手寫字的熱情。

當然,也沒人懂這十幾年來,他對于寫作的執迷不悟。

他這一寫又是三年。


03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9年,租住的房子里三面大書架上雜亂地塞滿了著作家丙這些年攢下來的書和無數本手稿。

作家丙大大小小的作品寫了一堆,投到出版社被退回,發到網上連載沒人看。

對了,忘記說作家丙的寫作風格了。

作家丙,熱愛撒謊,愛好寫故事,把自己描寫成翩翩少年,或者把自己寫成儒雅的知識分子,他總是在欺騙自己,和為數不多的微博粉絲。

他說,故事里的人都是以他自己為原型創作的,寫的都是他的真實經歷。

按照這個說法:

他在2002年應該出國碰上一位美國姑娘,他們之間有過一段短暫的熾熱的愛情故事。

他在2003年應該受邀參加過某名校的論壇,他在論壇上結交了一大堆這個領域的牛人。

他在2005年應該出了一次車禍,車禍傷了他的一只耳朵,卻幸運地成為這場車禍唯一的幸存者。

他在2010年應該去了一次阿富汗,他說,他要幫阿富汗的難民集資建圖書館。

......

作家丙在他的小說里,扮演著各種英雄式的人物。可這些寄托著美好愿望的小說們,一直都沒能成為他走向爆紅之路的基石。

2019年4月,距離作家丙給自己設定的“大限之日”還有8個月的時間,作家丙還是沒火。

2019年9月,距離2020年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作家丙覺得自己有必要聯系一下房東退房了。租住20年,從未拖欠房租的他是房東最愛的房客之一。20年前,房東還是個善良的中年女人,20年后,房東變成了一個善良的老太太。

而作家丙,自20歲搬來,到如今臨近40歲,單身20年,寫作20年,一無所成20年。


04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9年10月2日清晨,作家丙在他的巨大的陶瓷杯里泡了一杯極釅的茶,濃重的看不到杯底的茶葉。多年的茶垢積累下來,白色陶瓷杯整個煥發著黑黃的勃勃生機。他每喝一大口茶,都習慣在口中咕嚕個一遍,借著茶的味道清除著長時間不開口嘴里產生的滯澀的味道。茶杯旁邊鋪著他最愛的本子,他拿起鋼筆來,深吸一口氣,決心寫他的封筆之作。

他在本子第一行寫下題目《蹩腳作家》。

這一部才算他真正意義上的自傳,但還是以小說的形式體現出來,作家丙準備詳細地寫出他二十年來在寫作這條路上的掙扎與辛酸,以及他痛苦的自我折磨與精神壓力。

故事的結局他已經想好了。他要自己夢想成真,他要自己名利雙收,他要在這本書中,寫出他想要的、卻未曾得到的一切。


2019年,余下的這幾個月,作家丙每天坐在小木頭板凳上寫作,每次長達4、5個小時的連續寫作,起身后,木頭板凳上留下一個碩大潮濕的屁股印兒。

作家丙在寫《蹩腳作家》時似乎陷入了一種癲狂狀態,他回憶著自己二十年來經歷的種種不幸,他知道,一個以相對圓滿為結局的小說中的人物,在故事前半部分經歷的事情越悲慘,到大結局圓滿時就越震撼。

讀者們都希望,命運女神會在看到人們經歷層層苦難之后,給予他們豐厚的獎勵和幸福的人生。

讀者對作品報以美好的愿景,作家丙也對他作品里,以他為原型的自己報以美好的愿景。

作家丙用了半個月時間就寫完了故事的上半部分,但他沒有編造沒經歷過的事件,在對真實經歷的一次次描述中,他犀利地剖析著人性,其實就是剖析他自己。

每寫一個字,他都覺得羞愧,覺得這部作太過真實,會讓別人看的厭惡。

他寫他二十年來,大體上簡單重復的寫作生活。

寫他獨居前十年,從青春期控制不住的旺盛的欲望要去酒店找小姐,到后來每周兩次邊看電影邊練習手速的規律性生活。

寫他中間兩年病態,養成了拿著望遠鏡站在酒店的窗戶邊偷窺對面居民樓的習慣。

寫他某年迷戀一個女高中生,每天尾隨女學生回家,最后進了警察局的事兒。

寫他夏季里,整日整日地裸體,站在鏡子面前認真數自己毛發的生活。

寫他去同性戀酒吧,拽著陪酒的男公關,一杯一杯地互相灌酒,最后被男公關扶著上車,他瘋狂地往那個長相秀氣的男人褲子里塞錢的情景。

作家丙寫得越真實,就越刺痛他自己的神經。他沉溺于對過去的回憶中,卻不曾停筆。

有時他寫得過于用力,鋼筆尖劃破一頁頁紙,在第二頁留下深深的劃痕和墨跡。

作家丙把他所有的前塵往事、不堪與丑陋的一面都寫了出來。原計劃占據整個篇幅三分之二的自我剖析,他寫了20萬字。

他在最終章之前的一章中寫道:

“我愈發地了解我自己,就愈發地厭惡我自己,那個偷窺的人、那個尾隨少女的人、那個濫交的人、那個往男人褲子里塞錢的人,都讓我覺得分外惡心。”

“我越惡心,寫得就越詳細,我越惡心,那段過往又記得格外清楚。好像我又回到了當時的那個地點,再一次地經歷了那些不堪的往事。”

“但是,不堪又如何?那些事曾給我帶來無限快感,如今也成為了我寫作的素材。”
“我不擅長寫作,卻在這條路上走了二十年,我沒有天分,甚至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作家,跌跌撞撞這些年,我不得不承認,我一文不值。”

“但我不后悔,我感謝經歷,同樣感謝自己。”


05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9年11月,作家丙的《蹩腳作家》完成了。

他最終留給自己逆襲的只有一章,不到一萬字的內容。

大意就是:

主人公的小說終于得到一位出版商的賞識,幫他出版了。

出版商非常喜愛這部小說,用了很多精力宣傳,小說排版也相當精美。

這本小說一上市就獲得熱銷,雄踞暢銷書排行榜榜首20周。

主人公因此名利雙收,走向爆紅之路。

作家丙在寫完最終章后,滿足地按下了Ctrl+S,點了打印選項。

他交叉著雙腿,身體整個倚靠在座椅的后背上,默默地等待著打印。

作家丙甚至輕松地吹起了口哨。

打印機刷刷地吐著紙,一個個故事摞成了厚厚的一沓。

封面上寫著:《蹩腳作家》。作者:作家丙。

2020年元旦前,作家丙帶著他的一切回了東北老家。


06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五年后。

電視臺。

主持人問:“作家丙先生,你的《蹩腳作家》是以您為原型創作的嗎?”

作家丙:“是,基本上是真實的我曾經的生活。”

主持人:“您的筆名非常有趣,請問'作家丙'這個名字有什么寓意嗎?”

作家丙:“沒有寓意,隨便取來的。而且,別人叫我'作'先生我覺得有趣。”

主持人:“作品中提到您曾偷窺,尾隨,還找過小姐,甚至還找過男公關,這些都是真的嗎?”

作家丙:“我不愿意否認我做過的事兒,雖然那些往事很不堪,但是同時也成就了現在的我,不是嗎?”

主持人:“您的作品,就像您小說的結尾那樣成為了暢銷書,您曾經預想過今天的成功嗎?”

作家丙:“在蘇州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不曾停止過幻想今天的到來,只是沒想到,坎坎坷坷的這一路,我竟走了二十年。”


ENDING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視臺采訪一個月后,知名作家作家丙被發現在家中吞服安眠藥,經搶救無效后身亡。

享年四十五歲。

另外,在其家中發現遺書一封,上面寫道:

寫作數年,今終見回報。
《蹩腳作家》乃我一生之真實寫照,
今我已江郎才盡,
人一生留一書于世,
得后人追之,
足矣。
? ? ? ? ? ? ? ? ? ? ? ? ? ? ? ? ? ? ? ? 作家丙絕筆
? ? ? ? ? ? ? ? ? ? ? ? ? ? ? ? ? 2025年1月29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項目地址 首先,本文不會涉及完全理論性的關于事件分發的講解,而是將一部分理論應用到該實例中。因為事件分發理論太...
    暴走的Jacky閱讀 210評論 0 0
  • 時裝設計師,在流行和時尚中應該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處于什么樣的位置,以及面對21世紀應該如何變化,對于這個話題,我最...
    Estevan閱讀 624評論 0 1
  • 睡覺之前無限亢奮,以至于剪指甲都控制不住,一直跟我爭搶。最終,以食指剪破一個口子流了好多血而狂哭告終! 估計是從來...
    小張妹閱讀 18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