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感嘆虛擬現實帶來的逼真的沉浸式體驗的同時也在苦惱因為“VR暈動癥”而不能長時間地在虛擬世界遨游。而 VR 暈動癥也成為虛擬現實普及之路需要打破其中一個障礙。羅格斯新澤西大學醫學院的神經學教授 Jorge Serrador 曾表示 VR 暈動癥類似于模擬器綜合癥,是由于視覺系統和前庭系統不協調引起的。
為了讓用戶能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虛擬現實體驗,研究人員也各出奇招緩解暈動癥。比如虛擬現實頭顯廠商提高硬件的刷新率,降低運動到成像的延時等等。或者是針對VR設備降低眩暈的 Roto VR 轉椅等外圍設備。又或者是微軟研究院創造的減少暈動癥的 SparseLight 技術。而比較常見的就是減小用戶的視場(FOV)來減少暈動癥發生,但減小用戶視場往往影響虛擬現實的體驗效果。
最近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找到了方法解決 VR 暈動癥。而這個方法是由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的 Steven K. Feiner 教授和 Ajoy Fernandes 教授共同研究得出,針對視覺感知運動而對 VR 用戶的視場進行動態調節,用戶環游整個虛擬環境發出的虛擬運動信號可以跟身體前庭系統的物理運動信號保持一致,從而避免暈動癥的出現。該方法可以應用于 Oculus Rift,HTC Vive,索尼 PSVR 和谷歌紙盒等虛擬現實頭顯。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將 30 名自愿者分為兩組,進行了持續多日的測試。一組是第一天不使用動態視場調節器(dynamic FOV restrictors )進入虛擬現實環境,而第二天使用。另一組順序正好相反。測試者表示使用動態視場調節器比不使用時感覺更舒適,在虛擬現實世界的時間能更長。而動態視場調節器也分兩種,一種是精細版,一種是標準版。但是測試者在測試時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是哪種動態視場調節器。測試結果顯示,使用精細版動態視場調節器的測試者更愿意在虛擬現實世界呆更長的時間。
Steven K. Feiner 教授和 Ajoy Fernandes 教授計劃下一步研究動態視場調節器如何幫助用戶更輕松適應虛擬現實體驗。在這次研究中,他們使用柔邊,圓形的視野框(上圖)。未來計劃使用不同形狀和紋理的視野框測試虛擬現實體驗的效果。
聯系方式:0755-81699111
課程網址: http://www.vrkuo.com/course/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