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社會輿論媒體,會誤導我們客觀地看待世界和整個社會呢?那是因為媒體,新聞自身的屬性,它們的報道不僅要時效性,而且也要吸引大眾的目光。
如果一篇報道給我們的數據是職場媽媽們,經歷生育后,有90%都能夠重返職場,在工作崗位上工作順利,沒有遭遇職場尷尬期,那么這個新聞并不能引起多少人的關注。
但是,另一則新聞也是報道職場媽媽,標題就是“媽媽患上抑郁癥帶兩個孩子跳樓,真正的元兇就是配偶”,這種新聞完全會吸引很多剛生育的媽媽的關注,并且感同身受。
你看吧,很多輿論,新聞一直在給我們制造各種恐慌、不安和焦慮,它讓我們神經緊繃,激發(fā)我們感性的負面情緒。它們的報道沒有錯,只是觀點偏激、狹隘,以偏概全。
而另一個原因,是我們過分情緒化的世界觀。這是我們大腦在幾千年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本能。也就是說,我們的祖先,在各種社會分工協作中,習慣性在沒有深思熟慮前,就做出簡單的判斷。
我們也不能怪他們,你們想啊,遠古時代環(huán)境惡劣,處處危機四伏,平時一有什么風吹草動,在前面放哨的人一聲尖叫,可能面臨的就是巨大的災難。大家如果不能感性地、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那很可能也沒有現在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我們了。
過分情緒化的世界觀,讓我們不能正視世界的真實面目,我們習慣性地會認為頭腦里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對的,不會去做更多思考和參考其他數據。
比如說微信上有些文章。吃什么致癌,然后就立刻不吃了,也是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