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聽羅友霸王課,馬華興老師“把不喜歡的事做HIGH”。視角獨特,除了辯證了傳統話題——愛一行干一行 還是 干一行愛一行;主要還是探討了職業 VS 興趣的關系。
在講述這層關系的同時,馬老師用深入淺出的道理和比喻將其轉化為未知和穩定之間的辯證關系。舉個例子,人們常說的婚姻“七年之癢”其實也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在雙方基本了解了對方的各種優缺點之后,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無趣,為什么?因為你已了解對方任一場景下任一招式,那還從何而提吸引力呢?
我們的工作又何嘗不是,回想每次職業路徑的更換,無非是工作內容或是工作形式不爽了,當一切成為套路,還有什么發揮的余地?所以,何為好工作?預留足夠未知空間;而又能夠憑借職場通用套路或技巧去拆解未知,走向新知的工作——想想都覺得過癮。而這兩者平衡程度的拿捏,就要看自己的功力和慧眼了。
其實不管工作還是生活,時刻保持自我的好奇心,是需要我們刻意去培養的。沒有人能夠一直在平淡無奇的狀態下還能長久保持創意和積極性。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去別人“活膩的地方”去重新激起我們生活的樂趣;工作也一樣,時不時的去跨個界,因為按照學習高手的體驗,無論怎樣兜兜轉轉,知識的世界都可以大串聯。這倒不是刺激大家都去做斜杠,但至少在自己所處的行業和位置,去尋找能夠往橫向和縱深去發展的區域,才能幫助自己找到立于職場不敗之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