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神扯的綠米
家是我們的避風港,但是很多時候家庭如戰(zhàn)場。
先看兩個片段:
(1)
受人之托,去某阿姨家?guī)蛡€小忙,阿姨告訴我自己晚年喪偶,平時很少有客人來家里,于是我被她留下來喝茶。
剛坐下,阿姨就用眼神死死抓住我,噼里啪啦的抱怨起了她的未來兒媳婦。
婆婆對媳婦無論是怎么樣的不滿意,總結眾多版本里唯一相似的一點就是覺得自己兒子吃了虧,外面的女人都自私。
兒子在自私的媳婦面前受了委屈還不自知,當媽的怎么能不心疼。
那么兒子到底吃了什么虧呢?
(2)
一個十七歲的弟弟跟我講:父母時常在家中爭吵,原因是父親一年前出軌,很多時候母親都敗下陣來,坐在一旁哭泣。這個時候十七歲的兒子挺身而出,跟父親開戰(zhàn),就這樣直到天黑。
母親默默進了廚房,端出晚餐若無其事的吃了起來,父親和兒子紛紛坐上飯桌,一邊吃一邊主動找母親聊天。
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同樣一幕再次重復上演。
那么剛才兩個男人吵架是為了什么?
(3)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看過一個國外動畫短片,片中有一位公主被關押在山頂上的牢籠中,惡龍監(jiān)視著這那位公主,吸引無數(shù)勇士登頂來解救。
很多勇士都用英勇劃下了華麗的休止符,成為惡龍的盤中餐,公主的期待繼續(xù)傳遞,直到有一位真正的騎士殺死了惡龍,打開了公主的牢籠。
可是公主拒絕了跟騎士下山,而是再次鉆進籠子將自己關起來。
(4)
結合上面兩個生活中的片段,母親的行為正是那位公主的行為,一邊需要被解救,一邊拒絕了真正的解救。
為什么母親像公主一樣矛盾?用中國的一個寓言故事來解讀這個行為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顯然,兒子和兒媳是鷸蚌,父親和兒子也是鷸蚌,母親作為漁翁,是事件沖突的制造者,目的是成為利益關系的獲益者。
(5)
家庭作為一個小團體,大家相互取暖的同時也難免相互競爭。
第一個片段里的母親由于晚年喪偶,生理機能早已衰退,平時跟外界交往較少,明顯與社會脫節(jié),對死亡有著焦慮和恐懼。兒子作為唯一的血脈至親,現(xiàn)在被其它的女人分享,帶走,自己卻要獨自忍受孤獨,面對未知。怎么才能知道兒子是否愿意關心自己,必須制造點沖突,以便測試兒子的真心。所以未來兒媳還沒過門之前這是個很好的機會,拼命找對方的缺點,顯然人都不是完美的,拼命找缺點和拼命找優(yōu)點同樣容易,這樣做只為讓兒子看見自己的存在,給予自己關愛。
第二個片段里面的女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丈夫出軌,卻遲遲不談離婚,而是在每次情緒引爆之后開始翻舊賬,她到底有沒有真正原諒她的丈夫,還是把這個把柄當中自己制造沖突的籌碼,讓兒子對父親永遠仇恨,永遠作為自己的保護神,讓丈夫對自己永遠愧疚,這樣她也永遠掌握了家庭中的主動權。
(6)
導致以上情況發(fā)生的心理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1、家庭成員關系排列錯位。
在家庭中我們分別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如母親、父親、兒子、兒媳等,一旦角色位置發(fā)生置換,如兒子做了父親該做的事,母親代替了兒媳,就會讓彼此之間的關系進入到一種混亂無序的狀態(tài)中,簡單的說就是分不清對方是誰,也不清楚自己是誰。
2、家庭成員關系的邊界模糊。
母親與子女邊界模糊的階段出現(xiàn)在子女自我意識覺醒之前,那個時候的母親對于子女來說就像種子的土壤,兩者緊密的共生在一起,你中有我中有你。但是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獨立的人格逐漸形成,與母親的分離是種必然,這個時候邊界就形成了,如果這個時候,母親再邀請成年的你跟她一起洗澡,你心理上還能接受嗎?你覺得很不適,很尷尬,說明你的邊界被他人入侵了,如果你接受,那么你就模糊了你與母親之間的邊界。雖然和母親一起洗澡的說法很露骨,但另外一些隱秘的越界行為也與此殊途同歸,比如不敲門就進入子女和配偶的臥室,強行灌輸自己的擇偶觀念給子女,把自己和配偶的隱私分享給子女等。
母親與子女健康的關系里面會逐漸擺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而不是像之前兩位母親那樣,強行讓兒子退行到以前的共生階段,重復給兒子帶來原生情緒的困擾。
第一位母親因為伴侶角色的喪失,占有了兒子伴侶位置,同時也讓兒子被動代替了自己伴侶的角色,逼迫屬于兒子伴侶角色的未來兒媳離開。表面上母親是怕兒子受到傷害,實際上是想獨占兒子,不想兒子成長。在一段自由的愛情關系里,伴侶相互的選擇無論在這個過程中會發(fā)生什么,作為一個成年人,都應該對彼此的選擇負責,而這位母親的行為可能導致兒子放棄本應負起的責任,來彌補自己本該面對的喪失創(chuàng)傷。
顯然第二位母親同樣拒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是把壓力丟給丈夫和兒子,父親外遇的行為背后的動力也有母親自己的原因,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去武斷判定父親就一定是個壞人。
(7)
如果你是上文提到的這樣的母親、兒子、父親或者兒子的伴侶,可以看看相互的邊界是否清晰,彼此是否站錯了位置,扮演了不屬于自己的角色,做了本不該做的事情。
如果你是母親。
你要告訴自己你的孩子已經(jīng)不再年幼,你們不需要相似才能聯(lián)結在一起,你們是獨立自由的母親和子女關系。雖然你生育了你的孩子,但是他有自己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權利,你可以表達對孩子的愛,可以表達一個正常母親對子女關心的需要,但別試圖讓他模仿你,給他自由選擇的機會,你怕他離開你,但他也會因你的束縛而仇恨你。
如果你是子女。
發(fā)現(xiàn)你的母親有意無意的越界,或者暗示你越界,自己也做了越界的人,請及時覺察,不要盲目的去接受母親的痛苦。
比如像文中的兒子那樣去介入母親的感情,或者讓母親來介入自己的感情,這樣母親或兒子都會變成彼此戀愛關系的“第三者”,認真想想到底是兒子和母親談戀愛,還是母親和父親談戀愛。母親對兒子的另一半有意見,雖然看起來母親的出發(fā)點是愛,但請尊重兒子應有的權利,同樣母親的權利該由母親自己去執(zhí)行,如果兒子代替母親執(zhí)行,那將是逐漸失去自我的開始。
你要真正的做自己才能看清自我和他人的真實需求。滿足彼此的真實需求才能獲取關系中的幸福感。一味想通過改變他人來獲得自我存在的價值,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每個人都應對自己負起責任,也同時把母親應付的責任還給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