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我三個月來(2017.06 ~ 2017.09)的王者榮耀游戲點滴,作為未來回憶時的素材。
王者榮耀應該算的上是一個神奇的游戲了,首先它是一個手機游戲,然后它是一個MOBA類的對戰競技游戲,最最重要的是它還是一個具備社交功能的平臺。也許是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造就了這一代奇跡手游的誕生,成為了農藥,讓人成癮欲罷不能。
·王者榮耀的前生競爭對手:全民超神
我應該是2015年的9月份開始玩這個游戲,再此之前蘋果在發布iOS 7系統的時候,演示的是國外的一塊moba游戲,名字叫“虛榮”,這個5V5的對戰游戲引起了手游界的又一輪變革——此前一直是卡牌游戲的天下——我想這應該是騰訊公司的強項了,模仿、創新、顛覆、奇跡,這應該是給手游開發商創造了一個更好的變革思路。
很快,騰訊的第一款moba游戲就出爐了,名字叫“全民超神”。這也許了騰訊手游一貫的游戲命名風格,想想之前1、2年間的騰訊手游都是叫“全民XXX”,就算是以在線對戰競技出名的moba也不免落入俗套。但是“全民超神”的創造者——騰訊光速工作室,卻沒有跳出卡牌養成策略游戲的套路,讓“公平競技”對戰游戲,變成了一個RMB玩家養成游戲。玩家們在手機上玩moba的新鮮感很快就因為這種老套路的游戲方式而衰減,當時我也玩過這款游戲,的確是跟LOL和Dota類似的地圖界面,但是操作手感上要差上很多,有一種“操作體驗跟不上操作手速”的感覺,唯一的樂趣是可以跟QQ好友一起組隊玩耍,恰逢9月底朋友結婚,和同學一起坐火車去的路上開黑,還是別有一番風趣。
·我與王者榮耀的第一段邂逅
講了一段“全民超神”的歷史,也正是為了鋪墊這篇記錄文章的主角“王者榮耀”。騰訊公司是一間很棒的游戲公司(除了QQ微信以外,我還是挺喜歡騰訊公司的一些游戲,比如早期的QQ平臺斗地主、QQ堂、CF穿越火線、DNF地下城與勇士、LOL英雄聯盟),在PC端游上的成功,為手游的發力創造了運營和策劃積累。騰訊看到“全民超神”的后繼無力,決定再開一條產品線,于是天美工作室開發的“王者榮耀”上線了。
我在手機app store上看到了王者榮耀的推廣,下載下來之后開始試玩,我發現操作體驗要比全民超神好很多,可以選擇A兵或者點塔,也可以自由選擇目標是英雄或是小兵,這種操作體驗讓手機端也有了和PC端moba游戲相似的微操體驗,而且所有英雄的獲得均是通過游戲內的金幣可購買,當然也可以直接人民幣購買,也有類似LOL皮膚的元素,無論是28塊錢的皮膚還是288塊錢的皮膚,帶來的額外屬性均不能決定游戲的輸贏,只能說聊勝于無,沒有了RMB養成策略,每個玩家在對戰時都是相對公平的,再加上QQ登錄、微信登錄的便捷,王者榮耀開服后迅速吸引了大批量的玩家,玩家基數的上漲,也讓騰訊公司看到了這條產品線的前途,游戲策劃、研發更新都做的很好,三天一小更五天一大更也成了習慣,平均每隔一個月都會出一個新英雄,也有了賽季排位賽元素,游戲內的很多英雄技能、特性有點模仿LOL中英雄的感覺,可以說,王者榮耀更像是LOL的一個手機端翻版。也許騰訊是想復制LOL在PC端的成功,但王者榮耀的確做到了。
那時我也玩LOL,但是我玩LOL總是玩不好,可能是因為生理原因,在PC上地圖快速移動時,我的眼睛就會有失焦的感覺,人少時還好,團戰人一多,那幾秒鐘我甚至找不到自己控制的英雄在哪里,感覺是恍惚的,而且我對英雄技能、特性、符文等也幾乎沒有什么研究,導致LOL水平始終停留在菜雞坑隊友的級別。到了王者榮耀中,英雄控制視角改變成固定在屏幕中間,這就讓我的眼睛能夠更好地適應,也就是說我終于能在手機上很順利地玩moba類游戲了。
2015年11月份那段時間我在一個項目上,經常和客戶、同事在中午休息時間開黑來兩局,那時我個人很喜歡玩3V3模式,喜歡玩后羿這個英雄。5V5我玩的很少,可能是因為LOL給我留下的心理陰影讓我產生了本能的抗拒。2015年的王者榮耀,我只玩了一小段時間,而且是娛樂式的玩法,沒多久就AFK了。
·再次入坑
時間過的很快,來到了2017年6月,有一天周末我跟老婆、還有朋友約好一起去國博看車展。去的路上,我看朋友在玩王者榮耀,玩的是馬可波羅這個射手英雄,有點類似LOL中的盧錫安,可以移動射擊,走位靈活,當時在地鐵上看他玩的時候,在野區各種穿墻游走很靈活,感覺這個英雄勾起了我的操作欲望。車展回來之后,我又重新下載了王者榮耀,再次入坑。
還是2015年的帳號,膽大的平底鍋。經過一年多的版本更替,王者榮耀跟之前的界面都不太一樣了,我開始嘗試5V5,嘗試換英雄,研究銘文。我買了項羽這個英雄進行匹配對戰,自己摸索了一套“上路草叢陰人,將對手用1技能推向我方防御塔下,利用防御塔擊殺”的小戰術。通過幾場匹配對局結果來看,感覺屢試不爽。這時,我有了想參加排位賽的想法。
在這里先插一段對王者榮耀排位賽的介紹。王者榮耀中的段位和LOL一樣,分為:青銅、白銀、黃金、鉑金、鉆石、(星耀,星耀是第八賽季新加入的一個段位)、最強王者。每個段位有4,5個等級,每個等級下有4顆星,在最強王者級別,只有星星等級,星星數越多王者等級越高,滿星王者應該有資格被稱為大神。排位一局勝利后,得一顆星,連續勝利和局內MVP可以增加額外獎勵分,敗局扣分,如果扣分數量超過段位保護的分值,就會掉星,如果當前段位的星星掉完,就會掉段。當然了,作為段位提升的獎勵,每個賽季都會有鉆石、非賣皮膚獎勵。
·倔強青銅
首先是“倔強青銅”段位,這個段位只有三個級別:青銅Ⅲ、青銅Ⅱ、青銅Ⅰ。
我有了匹配賽中的多場勝利經驗后,我想青銅段位應該難不倒我吧,從青銅上白銀的信心十足。打了三局,連勝三局,信心瞬間爆棚。寫這篇文章距離第一次打排位的時間有點久了,忘記當時打了多久,好像是下午兩三個小時,就上到了青銅Ⅰ段位。
總結一下青銅段位的對局水平:大部分人是不看小地圖的,也沒有團戰意識,這個段位不像是一個團隊作戰游戲,更像是個人角色扮演,每個人各自為戰,運氣好遇到高水平的小號隊友,就能輕松躺贏,遇到什么都不懂的小白隊友,如果對面也都是小白還能55開,如果對面有高水平對手,這局穩敗。
因為我在這個階段時經驗和技術水平都還沒有上升,所以得到的經驗總結也不多,在青銅段位打的場次也很少,因為很快就上到了白銀,所以對青銅段位排位的情況也只能是局部了解,總體上應該也差不了多少。總之,青銅段位是一個臥虎藏龍也藏豬的地方。
·不屈白銀
接下來到了“不屈白銀”段位,這個段位也分為三個級別:白銀Ⅲ、白銀Ⅱ、白銀Ⅰ。
在這個段位,我主要還是用項羽,也就是肉盾位置來參加排位賽。我在這個階段內,肉盾的位置并不能主宰勝負,大多數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如果在上路期間的對手被我單殺很多次的話,我的裝備起來之后,就會去中路下路支援,可以起到一定的帶動比賽節奏的作用,這種局一般要想勝利都是比較輕松的。
白銀是一個坑極多的段位,因為大部分從青銅上來,或者從黃金下來,或是一直滯留在白銀段位的玩家,技術水平一般不高,沒有團戰意識,沒有資源分配概念,沒有41分推、帶線控龍這些意識,所以很容易被個別會玩的玩家給帶動節奏,逆風翻盤、開局就崩潰在白銀段位很常見。我在白銀段位也很少看小地圖,帶線意識都很弱,好幾次是在前方戰場酣戰淋漓,全然不顧小地圖上對面的一個老夫子已經帶著一隊炮車、超級兵沖到了我們家基地,此時回城已晚,我方大優勢的情況下,也只能看著對面輕松地偷掉了基地,在白銀段位經歷過好幾次這樣的失敗之后,我也開始慢慢學會了觀察小地圖的動向,但是看地圖的策略還是沒有進步,也僅僅是看有沒有人偷塔,如果團戰時打了太嗨了,也會忘記看地圖。
在白銀段位,我多次經歷了連敗,我沒有做過自我反思,輸了怪隊友,贏了往自己臉上貼金,我想這個時候的我應該是跟大部分王者榮耀玩家的心態是一樣的吧。排位對輸贏看的特別重,一局失利,下局就想扳回來,越輸越急,心理很容易崩潰。
多次失利之后,我也會反過來思考我在白銀階段的心理、戰術、戰略的問題。經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勝利因素,很多時候輸掉,就是因為完全沒有經歷過對面的戰術套路,大腦不能及時地產生應對策略,手忙腳亂得亂打一通,導致輸掉比賽。
白銀段位是一個上分很艱難的階段,這個時候我沒有1打9的實力,對英雄的特性和技能也了解不多,自己又主玩項羽這種肉盾,輸贏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隊友的輸出和意識,如果隊友坑了,那這局鐵定要輸,如果隊友稍稍給力一點,穩扎穩打,贏還是有希望。總之白銀段位對于稍微有點水平的選手來說,可能也是一個煉獄,能夠很好的磨練一個人的“獨戰”意識,也能迅速提升一個人對游戲戰局的思考,我在白銀階段的個人水平提升還是蠻大的。
·榮耀黃金
伴隨著白銀Ⅰ最后一顆星的閃耀,我終于脫離了白銀坑,來到了榮耀黃金,這個段位分為四個段位:黃金Ⅳ、黃金Ⅲ、黃金Ⅱ、黃金Ⅰ。
當我打到黃金段位時,第七賽季已經快要結束了,能夠上到黃金位,以我當時的水平,我覺得還是很開心的,畢竟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有點晉升的感覺,也讓我體驗到了上分的樂趣。第七賽季的黃金位獎勵是虞姬的英雄皮膚,再打了十局之后,得到了皮膚,但是沒有英雄,還專門花了13888金幣去買了英雄。剛開始玩虞姬的第一局,完全不了解這個英雄的特性,亂打一氣,被隊友罵是坑,以敗局告終,這個時候我做了一個選擇,決定了我后面的進步方向,那就是“看視頻學習別人的操作”。如果靠我自己的摸索,零基礎的情況不知道要摸索到什么時候,或者運氣好才能撞到一個好的套路(比如項羽的反推)虞姬雖然是一個射手,但恰好是一個以技能打傷害為主的英雄,我看了別人高手的第一視角視頻,學習了虞姬的出裝,技能連招的順序,再來開一局,一個完全脫胎換骨的虞姬就誕生了,后面陸續玩了幾十局,漸漸建立了一套自己能夠熟練掌握的操作套路。
在黃金段位,我開始嘗試更多的英雄,馬可波羅作為射手位,我也模仿別人的操作套路,嘗試在對局中熟練馬克這個英雄,靈活機動、后期高傷害是這個英雄的特點,出裝順序、銘文的搭配都能產生不一樣的特性和玩法,比如堆150%攻速的攻速流是我目前主要玩的方式,可以提高1技能和3技能的傷害值,并且學習如何在野區中穿墻游走,打騷擾,切入戰場。馬克是我首個打到100場的英雄,它讓我熟悉了整個王者榮耀的戰斗方式,通過這個英雄我開始嘗試研究銘文系統,研究裝備屬性,這對我后面的綜合水平進步帶了很大的幫助。我開始記憶每件裝備的屬性值和被動技能特點,并調整了自己的銘文屬性,讓每個英雄的特長能夠更大程度的發揮出來。因為野區游走的關系,危險系數比線上要高,我開始逼著自己增加看小地圖的頻次,看小地圖的次數多了以后,慢慢有了團戰意識和危機意識,什么時候應該參團,什么時候推塔應該及時撤退,什么時候應該開龍,什么時候應該直接進攻基地,什么時候應該從基地及時撤退,在黃金段位,這些知識我都是從零開始學習,通過不斷的嘗試、試錯、摸索,模仿,進步是有,但是不快。
這個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完美融入黃金段位的,綜合水平應該是還是菜雞水平,還是沒有什么意識,但開始有了資源分配的概念。
·尊貴鉑金
在B站上,一次偶然機會我看到了“水一大魔王”的王者榮耀視頻,通過查網上資料了解他,水一以前是DOTA選手,后來玩爐石,都算是很有名氣的視頻UP主,我第一次看他的視頻是楊戩的第一視角,秀的操作、完美的意識、各種4殺5殺超神的片段、還有風趣的各種黃段子脫口而出,讓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開始看他的第一視角視頻,學到了實用的戰術技巧和戰略,通過看視頻相當于學習了理論,然后我將這些技巧應用到實戰中,這段時間進步飛快,我打了一段時間的匹配局,就是為了適應更多的對手局,熟練自己的操作。
到了第八賽季,我的起點是黃金Ⅱ,這個賽季的目標我想上到鉆石。在黃金Ⅰ階段我經歷了連敗5場的最慘戰績,一度心理爆炸刪游戲AFK,最后還是毒癮未解又回來了。黃金上鉑金這段的歷程我深刻感受到了“匹配水平機制”的可怕,連勝必連敗,連敗必連勝,突然一局隊友非常厲害,對手非常傻,又會在下一場中隊友特別傻,對手特別強,在黃金Ⅰ級別上上下下、起起伏伏2個星期我才正式進入到鉑金段位。
尊貴鉑金段位的級別層次:鉑金Ⅳ、鉑金Ⅲ、鉑金Ⅱ、鉑金Ⅰ。
這個時候我開始與朋友一起組隊排位,不想被莫名巧妙單排到的隊友坑。確實組排上分簡單很多,因為固定隊友的實力互相都清楚,互相交流也方便,團戰時除非操作失誤,很少坑輸的。有固定隊友組排的優勢,上分很快就到了鉑金Ⅱ。在這期間有過外界因素的影響,刪過幾次游戲,最后又下載回來。想脫坑,但是又擺脫不了農藥的魅力,這也是一段對我內心煎熬和磨礪的經歷。
在這個段位我開始嘗試了各種位置的打法,我們發現在很大程度上一定要“靠自己”,不要主動讓位置,我就因為讓位置給其他人,結果被朋友給罵了,要我應該相信自己。不過也沒有太大的損失,我熟悉了輔助位的打法,對全局觀意識有了很大的提升。
有一次在鉑金Ⅰ級別,和朋友組隊排位,剛好其中有一個是鉆石段位,我們這一場的排位就進入到征召模式,也就是類似LOL中的BAN局:英雄不能重復,開局前兩方可以各選擇兩個英雄禁用,一邊兩個人選擇英雄之后再輪到對手選擇英雄,雙方都可以看到每個人選擇的英雄,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根據對手的英雄選擇相應的克制英雄,這才是真正的排位賽。但是我的第一次體驗ban局并不好,因為這段時間我剛好對安琪拉這個法師位英雄還比較有信心,選擇了這個英雄,結果被另外兩個隊友給罵了,其中一個說自己是千場安琪拉,都沒有選擇這個英雄,當時我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比賽中我只能保持盡量不坑,能猥瑣就猥瑣,能輸出時盡量找合理的輸出位置,但是也許是第一次進“高端局”,心理和身體都沒有跟上節奏,我還是有一點坑,還好剛剛罵我的兩位孫尚香和莊周玩的很好,帶領我們贏下了這一局。雖然是贏了,但我開始反思,為什么有的英雄會被別人禁用,為什么選了某些英雄會被隊友罵是坑。因為一些英雄技能的特性,導致對手疲于應對,也有一些英雄只要到了4級學習了大招技能,在特別會玩的玩家手里,就猶如神話,基本算是游戲結束(我在看水一視頻時,就有這種感覺,他手中的露娜在達到4級之后,就是無限大的開始),有的英雄因為技能在當前版本比較雞肋,很容易被對手玩家躲掉,導致此英雄在對局中是處于劣勢的,或是提供不了多少幫助,相當于是我方4.5人VS對面5人。在鉆石局,大家基本上都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操作和意識,如果因為資源、英雄特性的問題形成的劣勢,會在對局中隨著時間的拖延被放大,也就有了“一開始選了某某某英雄就算是輸了一半”這種說法。
在鉑金局,我更多的是在心理層面的得到的提升。這個時候我開始感覺到王者榮耀,或者這類競技類游戲,也是有心理戰的。隊友心態的問題,會感染傳播給其他隊友,鼓勵和安撫可能會提升勝利的幾率,辱罵和放棄必然走向失敗。鉑金段位是通向高手大門的一個走廊,操作或是意識只要有一項非常突出,就能跳出鉑金段。如果是單排,要想贏,跟匹配到的隊友還是有很大的關系,除非個人實力特別厲害。
·永恒鉆石
經歷了2個多月的晉級,一次偶然的三連勝,讓我終于突破鉑金Ⅰ魔咒的束縛,進入到鉆石段位。
永恒鉆石段位開始分為5個等級:鉆石Ⅴ、鉆石Ⅳ、鉆石Ⅲ、鉆石Ⅱ、鉆石Ⅰ。
鉆石段位也就是我寫下這篇文章時,我打到的最后一個段位,也算是完成了我起初定下的游戲目標。沒有繼續打排位了,后面主要是和朋友一起開黑匹配娛樂。
·開黑有樂趣,也有收獲
玩游戲,我覺得也是可以聯系到生活、工作方面的,我們也能從游戲中學到很多平時無法學到的知識。
和朋友一起開黑,有厲害的,也有剛開始接觸的,當然也有玩了很久但是都沒什么進步的。這似乎就和我們現實生活有著很多相似點。有的人可能是因為有天賦,有的人也是勤奮苦練,有的人也只是抱著游戲人生的態度在玩耍。和朋友聊天,用朋友的一句話來說,我在這個階段像一個教練,心理醫生。
我開始思考,游戲對局中,為什么這一場能贏,為什么會輸,哪些操作是不應該發生失誤的,哪些戰術套路是沒有經歷過,哪些戰術套路是可以運用起來的。經過對局后的總結復盤,我也開始觀察,觀察自己,觀察隊友,同時也觀察對手,了解他們的習慣和操作作風,然后再反觀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不同的性格適合打不同的位置和英雄,能夠盡量發揮自己的特長,我想這也是游戲帶給我們的樂趣之一。有的人生性比較謹慎,那他可能不適合刺客戰士一類,更適合法師輔助肉盾等;有的生性兇悍,無論是玩哪個位置,他都義無反顧;有的人全局意識觀強,會不斷尋找恰到好處的時機進行切入,把法師玩成刺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作為一個朋友眼中的“教練”,我再來說說如何提升自己,我在這個游戲中是從零開始一路成長過來,雖然沒有上升到王者段位,但是我學到了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每一次對局都對我而言是一次進階訓練,如果訓練量和實戰經驗充足,說不定有一天我也能上到王者呢。
為什么同樣的對戰場次,有的人依然還是一開始的低水平,毫無進步呢?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目標,如果玩家無所謂輸贏,只要開一局就很開心,只是單純地享受游戲中畫面變化的過程,那也就不用在乎個人水平是否進步。但俗話說人往高處走,能在游戲的過程中提升自己也沒啥壞處。所以,第一步就是一定要有求勝欲望,這是基本點。有了求勝欲望之后,需要從這個基本點延展開,看看我們的性格適合什么樣的位置,然后在這個位置上去選擇符合的英雄,了解這個英雄的技能特性,裝備順序,銘文搭配等,需要花一點時間練習這個英雄,技能能準確命中、恰當地釋放時機、戰場上的站位和走位等等。
之后就要訓練自己的一些意識觀念,比如資源概念,如果我是馬克波羅,因為用打野刀堆攻速的原因,我也需要野怪資源,但是這會和我方的的打野位英雄進行野區資源爭奪,在大家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我會選擇在前期放棄野區資源,盡量讓給我方打野英雄,打野英雄需要快速成長到4級,靠他來帶動第一次進攻節奏,優勢產生之后,再考慮分吃一部分己方野區資源,或者吃掉對方野區資源。也比如小兵資源,和LOL一樣是有補兵的概念,只不過補兵的人要比附近隊友多20%的經濟獲得,我會考慮優先將這些資源留需要到中后期才會發力的射手位,讓輸出位得到良好的經濟發育,是勝利的前提。
再比如團戰意識,這個意識一定要有看小地圖的習慣,進階到高手的一個分水嶺是拉視野的熟練度,在不影響自己英雄操作的情況下拉視野看到對手位置和血量,可以很好的決定自己的入場時機,敵方都是滿血我方已經殘血,這個時候就盡量不要勉強入場,除非有經濟壓制,否則只會是“葫蘆娃救爺爺”,一個一個的送死。
全局觀意識,有幾個點可以體現,例如:玩家死亡時間倒計時、野怪刷新圖標和倒計時、對手和隊友的KDA比例,出裝情況等,這些數據都是有價值的。我們可以根玩家死亡時間和兵線來判斷是打主宰還是進攻基地;根據對手發育情況,優先針對發育良好的英雄;根據對手的出裝情況,調整自己的出裝策略,比如對手肉多出了很多防御裝,我方射手位可以優先考慮出護甲穿透類武器;如果對方有回血高或者治療類輔助,我方可以考慮出制裁武器限制對方的回血效果,這些策略都是通過隨時關注游戲界面能夠提供給我們的信息來判斷得出的。游戲對戰如同戰場一樣,是瞬息萬變的,需要靈活應對,雖然游戲系統有提供給我們一個默認的推薦出裝,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按著系統出裝順序,并不能發揮裝備特性帶來的優勢。高端局中經常出現的反野,41分推塔、偷龍,抓單等,也都是對全局意識觀的體現。
在游戲中,還有很多的技戰術和戰略,是我沒有發掘出來的,甚至都沒機會碰到,高手在金字塔尖,也有隱匿在鬧市一角。若能遇到高手,無論是對手還是隊友,都應該感到慶幸,因為這一場結束后,我們可以思考可以總結可以學習,可以從他的身上學到很多技巧和想法,稍微花點時間,對我們自己而言就是一次進步。游戲并不是只有一場場輸贏,還可以是一次次試錯和進步。
因為個人時間的原因,我沒有繼續排位,只是偶爾和朋友一起開黑娛樂兩把,能夠指導一下別人或者被別人指導一下,不斷嘗試各種奇葩而有趣的組合套路,大家都在互相進步,我覺得這個游戲帶給我的快樂已經非常棒了。
另外我想說,在游戲里罵人真的不是一件什么很光彩的事情,罵人的人自己就已經暴露了素質,還影響到隊友和對手的游戲體驗,游戲就應該開心點不是嗎?如果是因為輸了導致不開心,我覺得應該更多從自己的層面去思考一下,是自己哪個地方做的還不夠好,那我們就多訓練、改進一下,再下次對局中做的更好。畢竟依賴隊友就如同把自己的生活交給他人一樣,過多的依賴只會導致自己的情緒被他人左右,而且自己不會得到任何進步。
最后一句總結,也是人生的哲理!
順風不浪,逆風不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