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兒子上學以后學校對國文這塊的教育抓得比較緊,背誦古詩每日堅持,積少成多。我跟在后面也背了不少,許多溫故,也有知新。
? ? ? ?論起詩詞怎能繞過蘇軾?而我對其原有的認知也就是他的父親、弟弟都是有名的文學家,一家三人并非稱“三蘇”而已。
? ? ? ?一日逛書店,看見這本《蘇東坡傳》,林語堂著,忍不住拿來翻翻。序里第一句話就挑起我的興趣,“我寫蘇東坡傳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但凡以自己的喜好來做某件事的,這件事的結果都不會差到哪里去,更何況是林語堂這樣的大家,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經典。
? ? ? ?一路讀下去林語堂是真心崇拜喜愛這個距今千年的詩人,哦不對,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如此豐富的標簽貼在一個人的身上,難怪林語堂說蘇東坡是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蘇東坡的本性如他自己所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如此坦蕩立于天地之間,他一生是非分明,作為勇敢,不精于自謀,慷慨厚道,卻也恃才過于心直口快。
? ? ? ?蘇東坡出生在四川眉州的眉山鎮,蘇程聯姻,不知道是怎樣的基因融合,誕生了日后的“三蘇”。蘇東坡的祖父不識字卻人品不凡,行事頗有些瀟灑不拘的風范,結果在他兒子的兒子身上顯露且盛放了。
? ? ? ?蘇東坡的童年在母親的教導下是簡單快樂的,在私塾里他那顆聰明的腦袋很快得到老師的喜愛,家里有弟弟堂兄妹等一起玩耍,十一歲就開始認真準備科舉考試了。
? ? ? ?讀這本書除了對蘇東坡的生平有了大致的了解,對另一個和他同時期的詩人,說政治家比較適合,王安石,也從另一個角度知悉了。我上學的時候學王安石變法,老師講到最后失敗時貌似還有點惋惜,可如今換到同朝為官的其他人的視角再看,就明白了變法為什么會失敗,為了變法而變法,只能說其好,不能對新政有任何指摘的一人堂,注定要失敗。
? ? ? ? 蘇東坡在杭州任上期間,作詩甚多,寫得很美,或感傷,或詼諧,或憤怒。終于這樣憂慮憤怒的詩歌觸怒了權要,給他招惹了災禍。
? ? ? ?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并未一味的引經據典,摘詩折句,變成一本《蘇東坡詩詞傳》。他真切地瀏覽過詩人人生的每一段足跡,為他向今人陳述,那些嬉笑怒罵,那些人情取舍,如果再來一回,我想他還是會堅持做自己。有時候才情過高難免孤獨,別人都在安穩度日的時候偏他看出即將到來的災難,大聲疾呼的同時還被其他人排擠諷刺,這一片混沌的世界對于他一個人而言太黑太大了。
? ? ? ?《水調歌頭》是廣為流傳并被大家喜愛的一首詞,但我卻更喜歡那首《江城子》。十年一夢,相顧無言,多少眷顧與不舍,這時我看到的不是什么詩人,大家,只是一個愛著,念著,深情的男子。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