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取法乎上,學習行書自然要學習書圣王羲之,而學書圣行書的最佳入門途徑是學習和練習《圣教序》,毛筆如此,硬筆亦如此。
幾種常見形態比較
《圣教序》的特色
國是國的繁體字,出現頻率之高,幾乎不存在不認識的問題。
繁體字書法和簡體字書寫中,有個小小的演化問題,國內部筆畫比較多,看著比較飽滿,相對來說,國的寫法,內部就略顯單薄。小字看不大出來,一般大字區別就比較明顯。
開心指數:
欣賞指數:★★★★★
易寫指數:★★★☆☆
實用指數:★★★☆☆
行筆路線(筆順)
行筆路線如圖:
- 或的行書寫法,先寫橫筆,容納后寫戈鉤。
行楷的結構特征
形體(整體視野)
- 左右視角——中軸線:囗結構的字,全部是左右對稱。
結構(細節觀察)
等距——橫檔等距:如圖,有個不是很明顯,卻需要把握的一個等距檔位。
參差——豎筆參差:囗結構的字,左豎短,右豎長,行書如此,楷書也如此。
姿態(文化特色)
- 迎與讓——圍而不堵:留有空隙,既增加書寫的自由度,又是一種姿態表現。
從形體,結構,姿態三個方面去分析一個字(讀帖),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系列介紹文案——“靈飛經中的簡體字”。
每周單元練習目標
第二十七周練習目標:爰自所歷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
(第620——第646字,共27字)其中新出現、并要講解分享的字共12個:爰,自,國,搃,要,部,譯,布,中,夏,揚,勝。
總目錄:硬筆臨習《圣教序》。
公眾號用戶,后臺回復:圣教序
練字體會及小結
國作為國的繁體字,頻繁出現在電視,電影,景區、閣樓的牌匾中,寫法千秋,但是大同小異。
古碑帖寫法中,厶和口經常通用,或的口經常以厶的形式出現。
注意或的行書筆順,和楷書略有不同。
每日練習字帖
這是硬筆臨習《圣教序》的第183天,也是圣教序1904字中的第0625字——國。
新版字帖電子版
掃描圖片中的二維碼,進入網易云課堂——“硬筆行書,單字圣教序全篇講解”。
每周(單元)小結部分,分享王羲之——褚遂良行楷對比版和行書+縱版練習,兩款字帖的電子版,pdf形式。
目前還差5周內容,就全部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