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人給聊沒了。
作為一個經常飽受現代便捷通訊手段:微信,或是其他社交軟件折磨的人,很少感受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體驗,而是明明一些你不想搭理的人偏偏要找你聊天,而我們處于禮儀修養還不能不回應。
這個時候,怎么有技巧的讓對方沒有聊下去的欲望,就是一個很值得推敲的事情了。
01“哦”“嗯”“呵呵”這些詞趕緊用起來
因為已經到了一個自己不急,爹媽操心的年紀,關于個人問題,時常飽受親朋好友的親切關愛。于是乎一些連認識都不認識的人就在親戚的安排下加了我微信。
一般開頭就是“你好,我是XX介紹的”這類話,接下來呢,就是萬年神煩的“你在干什么”
我干啥,不是正和你聊著天呢,難不成是鬼和你聊啊,厭煩值接收,就不想聊了。
這個時候,對方說什么,我基本都是回一下“哦”,“嗯”,
發個笑話啥的,或者講點自認為很搞笑的話裝幽默冷到我,就回“呵呵”,
基本只要不是情商負值,幾句話結束戰斗,就不聊了。
但這幾個語氣詞建議別用在和好朋友聊天里,因為據他們說,很欠揍的感覺,哈哈。
會給人一種愛理不理的冷漠感,還有一些皮笑肉不笑的尷尬氣息,呵呵更是會在對方的想象里分解出一絲嘲諷,分分鐘拉升厭煩值。
02“你開心就好”百用百靈的抵擋對方想要傾訴的欲望
這個詞我從一位很牛掰的心理咨詢師姐姐那里學到的,簡直不要太贊。
在交流中,“你開心就好”既沒有做出對和你傾訴的人談話內容的表態,遠離了更多發散聊天話題的空間,又表達出想要結束這個話題的欲望,沒有繼續聊下去的梗了,因為直接把他們想要傾吐的話直接關閉,還不用擔心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只會有種憋屈感。
因為人家沒說完啊,哈哈。
當我學到這句話之后,就立馬活學活用了。
一個關系不遠不近的朋友向我傾吐婚后的不愉快,我倆關系還沒親密到可以分享私密事情的地步,我就很尷尬。
既不能拒絕聊吧,也不能妄加評論,還不能繼續聊下去,不然鬼知道會聽到什么更不能知道的內容。
于是,我拿出了這句話“你開心就好啦”,不到5分鐘,我倆聊天結束,她找了另一個朋友繼續傾吐。
03請get符號的新技能
一個很有情商的大學同學是我最佩服的,她對于使用符號終結話題非常有一手。
像“~”,“……”,“。。。。。”等這類的符號,可以算是套用在任何對話都不會出錯的了。
當有人一直和你聊而你又懶得搭理的時候,就可以人家說個幾句的時候,打出一個符號,過一會兒再打一個,表示你有在聽,并不是沒禮貌。
而且最拉轟的是,設置成自動回復,最好配個next?啥的,他們想要一直聊,也不影響你干其他事兒不是,多聰明。
04表情包炸起來
表情包估計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了,都登上了BBC的英文報紙頭條了,是快速表達對一個事件看法還跨域語言溝通障礙的最有利武器。
所以,聊天的時候比較痛苦,想終結話題,怎么能少的了表情包。
用表情包可以逐漸而有效的撲滅對方聊天的熱情值,一般炸出3~4個表情包之后,對方也懶得打字了,此次戰役宣告勝利。
但是,建議別使用比較有創意的表情包,因為我擔心對方可能會認為你要和他斗圖,這樣的話,就停不下來了。
05“吃飯去了”“上廁所去了”“開會去了”各種遁走方式全開
一言不合就吃飯,上廁所,喝水,開會等,也是一個很好的結束話題的方式。
在對方聊的嗨到不能停,各種方式都沒有辦法的時候,你只能掏出這個江湖必殺技了。
無論線上線下,這種遁走方式是百用百靈的,因為對方也總不能跟著你去廁所看看到底有沒有五谷輪回不是,但一般只能在逼到一定的份上才用這招。
因為聊的正嗨戛然而止的痛苦真的比憋尿去吃飯還要讓人抓狂,輕易不要給對方造成這種傷害吧。
關于話題終結者其實還有更多的技能,目前初級班的我也就分享一下自己熟練的這幾個了。
交流在于恰到好處,你好我好大家好,雙方都滿意。一個良好的交流是需要分場合,分時刻的,不能一味的傾吐,總要給對方一些說話的機會,學會傾聽。而且在察覺到對方對于你說的話題不感興趣時,建議轉移話題吧。
如何把握好交流的尺度是一個需要持續進行的修煉,雖說我們無需做到人人喜歡,面面俱到,但也要力求在這個與人交往的社會不讓人厭煩呀。